商業週刊/健保補充保費週歲 你被超收了嗎?

文/張瀞文

補充保費收費制度擾民成本高,應迴歸到年度結算的方式收取較爲合理。 (攝影者楊文財)

二代健保實施一年,就出現保費比預估多近一倍的怪象,其實是政府對特定族羣剝好幾層皮、搶錢搶過頭結果

二代健保2013年上路,這一年來,民衆所繳的一般健保費率降至4.91%,但不論民衆、企業都要另外繳「補充保費」。

所謂的「補充保費」包括超過4個月投保金額獎金紅利津貼、兼職所得、執行業務收入股利所得、利息所得與租金收入,民衆(單次給付超過5千元)及企業全得計收百分之二的補充保費。

當時健保署對外宣稱,第一年補充保費應該可以收到206億元,內部則把高標訂在330億元。

但,2013年1月到10月全民健康保險補充保費收繳金額,已達314億5500萬元,以每個月補充保費平均進帳約30多億元估算,二代健保實施第一年大約可以收到370億元到380億元的補充保費,不僅超過高標,且幾乎是當初對外宣稱預估值的1.84倍。

不過,二代健保大豐收,並不代表這樣的收取方式好,而是政府當初把收取項目、類別訂得太細、收費的網子編織得太密,造成特定族羣被過度捕撈的結果。

「補充保費漏洞百出,收得再多都是不公不義,」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表示。

收費制度不合理投資TDR、F股反不扣費

爲什麼會說「不公不義」?因爲光是銀行存款「可拆單」,股利「不能拆單」,結果就差很大。

財政部財政資訊中心民國101年度綜合所得稅報稅資料顯示,國人利息總所得約2590億元,股利所得約6450億元,國人利息所得大約是股利所得的40%。

但是補充保費收下來,截至去年前十月,從利息收入收到的金額達11億5500萬元,但從股利收入收到的金額則達到65億100萬元,換句話說,從利息收到的補充保費總金額還不到從股利收到補充保費總金額的兩成(17.8%),出現「比例失真」問題

前立委、臺灣女人連線理事長黃淑英說,這意味有人懂得以「拆單」的方式或是避開下限來規避補充保費收取。「但股利沒辦法拆單,長期投資參加除權息的民衆,就避不掉補充保費,」立委羅淑蕾說。

且同樣都是投資股票,民衆投資國內上市櫃或是興櫃公司配發的股利所得要扣補充保費,但是若投資臺灣存託憑證(TDR)或是海外回臺第一上市的F股,其所發放的股利所得並不需要扣補充保費。

金管會主委曾銘宗拚命的做多臺股,想拉擡臺股成交量,但補充保費卻反其道而行。羅淑蕾認爲,補充保費讓長期投資國內上市櫃公司的民衆變相受到懲罰,制度不公平

變相剝削勞動者兼職所得,比正職繳更多

打工仔」也成爲被補充保費剝兩層皮的對象。根據統計,2013年3月時,來自兼職的補充保費單月金額僅約1億3900萬元,到了10月份已來到2億元,創下單月新高,累計2013年前10月來自兼職所得所收到的補充保費高達17億1900萬元,且有逐月成長趨勢

當初會把「兼職所得」納入,主要是想抓一些到處受邀演講名人鐘點費,但肥貓沒抓到反而誤傷無辜。因爲目前景氣不佳,企業加薪不易,在薪資僵硬趨勢下帶來的兼差、打零工,企業人力委外、派遣人員的成長,民衆兼差變多,當然會造成兼職所得的金額逐月成長,「打工仔」成了二代健保上路後,無辜的受害者

二代健保實施下來,不僅補充保費大超收,人民擔心的「不公平」問題也一一浮現。當初以「拼裝車」勉強上路的二代健保補充保費制度是到了該調整的時候了!

【 更多報導

那些國軍教你的生存之道》同事怒喊「加倍奉還」,你卻能裝死裝笨拍馬屁...這7種老闆別跟太久小心賠上自己的未來!

外出旅遊,你爲什麼不該急着拍照?科學告訴你

30歲後,爲什麼人生這麼辛苦?

爲什麼有時候大便特別臭?「肝」出問題了

精彩全文,詳見《商業週刊》。※ 本文由商業週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