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週刊/看錯人民幣 臺灣3700家企業面臨關廠風暴

文/蔡靚

金融海嘯後,一場最嚴重的中小企業財務風暴,正以連鎖效應的方式爆發。它的關鍵字是:人民幣。兩年多前,市場一面倒看升人民幣,一般民衆搶辦人民幣存款,銀行界也向企業強力推銷一種壓寶人民幣升值的衍生性金融商品TRF。

TRF是一種高槓杆的外匯衍生性金融商品,特色是獲利有限,但若匯率不如預期走勢時,損失將可能無限大。這波連專家都看走眼的人民幣劇貶走勢,就成了這樣的無底洞

我們發現,有一家國際知名休閒鞋的代工廠今年決定「債留臺灣」,將TRF虧損20億元、貿易融資10億元,都丟給銀行,負責人已放棄在臺資產、保留銀行查封不到的中國事業。這並不是單一事件。

2014年金管會公告,曾購買TRF的臺灣企業達3797家,根據惠譽信評估計,這些企業保守合計苦吞高達2千億元虧損,這相當去年全體本國銀行獲利的三分之二;比起2008年金融海嘯造成雷曼兄弟連動債變壁紙,當時散戶們總投資金額爲4百多億元,但這次企業的虧損金額,是當時的五倍!

商業週刊獨家調查發現,風暴發生至今一年,官方以爲風暴停歇,但企業因財務失血而帶來的營運危機,才正要進入暴風中心。

理由一,虧損金額比預期還大。金管會雖在去年初處分或警告銷售不當的銀行,讓交易冷卻,但銀行在客戶做人民幣大虧後,竟又轉推銷客戶買進看空日圓的TRF,損失金額擴大。

理由二,虧損轉成欠債,企業週轉陷困境。許多企業因虧損擴大被銀行強制平倉,其鉅額虧損被銀行轉成債權,無力還款的企業,正陷入生死交關

我們發現,因還不出欠款而倒閉、停業的公司,開始出現在經濟部商業司的公司登記資料中。企業因投資TRF而財產遭銀行假扣押、強制拍賣的法院裁判書,近一年內暴增逾10倍。

這些倒閉的公司中,並非是毫無競爭力的企業,其中有全球員工達8百人的南臺灣知名迴流臺商,有員工約2百人的全球市佔率前五大的聖誕燈製造商等。

商周記者明查暗訪到超過20家以上的受損企業,其中不乏有被媒體多次報導產業隱形冠軍,也有代工鞋廠、中部五金製造業者、知名國際食品公司的供應商帝寶住戶也有兩戶以上受創,還有數位在中國各省臺商會,曾當上會長、副會長的大咖臺商。

這不只是個別企業投資虧損的問題,而是臺灣中小企業的堅實競爭力,正遭受重創

企業慘賠,銷售產品給這些企業戶的銀行,竟然也是輸家。現階段銀行提列的TRF客戶呆帳準備金,已超過百億元,數家目前只提列十多億元的大銀行,更傳出即將提高準備金到5、60億元水準,等於把當年銷售的獲利全都吐回去。

甚至,惠譽信評估計,若出現人民幣貶值到7元兌1美元的極端情境,臺灣的銀行業呆帳將逼近8百億元。

中小企業、銀行都元氣大傷。正因爲臺商多、有人民幣資金往來需求,這波人民幣TRF商品大虧損,臺灣竟成了全球災情最慘重的地區。

在這場本地有史以來最慘烈的中小企業衍生性商品受災風暴,各種不可思議、戲劇化故事,正赤裸裸的展現極端狀況下的人性,與臺灣金融產業的結構性問題。

【 更多報導 】

臺灣男人有房有車才娶得起老婆?荷蘭爸爸:爲什麼不是相愛的兩個人一起努力?

一個基層公務員的告白:中國七年級生就能當局長,臺灣卻對年輕人說「再等20年就是你的」

男友合資買房,他的爸媽姊弟通通住進來...一個故事告訴你,千萬別在婚前買房

爲什麼英國人很少加班?一個在英國的臺灣電商經理:他們沒有這2個壞習慣

電器不用也耗電,應該要拔插頭?》破解臺灣人10大用電迷思

精彩全文,詳見《商業週刊》。※本文由商業週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