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華大廈間的城中村 廣州「廢墟之王」都更後重生

▲楊箕村都更過程相當慘烈,而當地景象也宛如廢墟。(圖/翻攝自《鳳凰網》,下同)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廣州越秀區東部的楊箕村數月前都更總算進入尾聲,進行首輪抽籤分房;自2009年開始歷經多年的時間,這個城中村的都更過程,逼遷、強拆、自殺相繼出現,而也由於復建之路的不順遂,導致當地宛如廢墟,建築工地間夾雜幾棟釘子戶,一些媒體甚至對楊箕村冠以「廢墟之王」的稱號

據《鳳凰網》報導,楊箕村原名簸箕裡,在尚未都更時,如同孤島般突兀地躋身在這個現代城市市中心,與珠江新城毗鄰。

▲楊箕村尚未都更時原景。(圖/翻攝自《鳳凰網》,下同)

據報導,楊箕村在中共改革開放以前,此地主要是稻田菜園,改革開放20餘年間,開始在村鎮發展經濟,曾是廣州農村改革開放的名片,於1993年與臺商合作合資建起製鞋工業及相關企業,成爲廣州首個「億元村」。

生活逐漸富裕的村民瞄準了土地升值時機,同時利用徵地高額補償金,開始改「種田」爲「種屋」,但由於缺乏都市規劃,古樸的街巷變成了大量「一線天」景觀,樓與樓之間距離狹窄,隨着附近的五羊新城及珠江新城先後興起,村裡逐漸被廣州城區包圍。

報導指出,楊箕村之後由於城市文明入侵,失去原有的農村色彩,逐漸被外來文化侵蝕,而治安也隨之敗壞,開始有小偷與私娼在此流動,也因此曾被喊爲「養雞村」。當局自2009年開始爲了改造這塊「城中村」,決定進行都市更新,但這一路卻走得十分坎坷,期間由於拆遷過程的衝突,釘子戶滿身的傷痕,甚至百餘位老人在等待新家回遷的過程中病故,其中最慘烈的一幕無疑是滯留守戶李潔娥之死。

李潔娥家是一棟三層半的合建樓房,但由於重建未獲批准而沒有產權證明,也因此只能得到極少的賠償,悲憤交加的她於2012年5月9日在衆人面前跳樓死亡。

楊箕村經歷多年血淚交家的重建過程,總算於今年3月完成首輪的抽籤分房。根據公佈名單回遷房分配面積爲278544平方公尺,平均每棟(戶)分得186 .1平方公尺的回遷面積,按照同地段4.5萬元人民幣(約22萬臺幣)/平方米的樓價,相當於村民戶均坐擁800多萬人民幣(約4千萬臺幣)的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