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不患寡而患不均

論語季氏篇:「…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孔夫子這段論述,援用於今日臺灣,不但貼切,而且足爲朝野各黨引爲鑑誡,雙方應和衷共濟爲全民幸福痛下鍼砭,以免已經成型的「一個臺灣,兩個世界現象日益惡化。

所謂「一個臺灣,兩個世界」,可從兩方面來看:所得分配差距層面城鄉發展差距層面。就所得分配面而言,臺灣這些年來貧富差距越來越大,中產階級逐漸消失,整個國家恐將成爲貧富差距懸殊的兩個世界:富人世界裡,日進斗金,而同時窮極奢華,對待貧窮人,只問「何不食肉糜」,誠不知人間疾苦何物;窮人世界裡,恐怕連裹腹三餐都有困難,更遑論溫飽安居、平安度日

我們之所以有上述憂慮,乃是看到最近媒體報導,有美髮保養專業服務,居然每次耗資新臺幣一萬元以上,雖然標榜保養用品高品質而高成本,保養服務因專業而需高代價;然而,一小時的美髮保養,爲大學畢業生進入職場起薪(大約月薪新臺幣2.5萬元)的40%。換言之,窮大學畢業生工作十餘日,只值社交名媛一小時的美髮保養。這只是其中一例,其他描述富有階層窮奢極欲的報導,不勝枚舉。至於不堪貧困交迫,因而父母攜帶幼子燒炭自殺的案例,更是屢見不鮮,令人聞之心痛

從國民所得統計數字觀之,更可以看出臺灣貧富不均日益嚴重的事實。西元2000年第一次政黨輪替時,臺灣地區國民所得最高的20%家戶所得,爲國民所得最低的20%家戶所得之5.55倍,到了2008年第二次政黨輪替,這個數據已大幅提升至6.05倍。另一個顯示國民所得分配不均程度的指標爲吉尼係數(Gini's concentration coefficient),這個數據也從2000年的0.326提升至2008年的0.341,顯示臺灣地區富者愈富、貧者愈貧」的兩極化現象。

上述所得面呈現的「一個臺灣,兩個世界」面貌,形成原因「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目前的在野黨沒理由藉此責難執政當局,因爲這個長期趨勢,在其八年執政期間,並未有效扭轉,纔有今日局面。執政黨更不可因而卸責,畢竟既然爭取到執政機會,就只能勇於承當、誠實面對。朝野雙方與其在各種假議題上打口水戰,不如在這個真問題上,各自提出務實的改善對策與做法,爭取選民的認同,爲萬世子孫謀長遠之計。

另外,從城鄉發展層面觀察,臺灣也是「一個臺灣,兩個世界」。都會地區例如臺北市高雄市,在都市景觀、交通建設等方面,雖然未必能與倫敦、紐約、東京等超級大都會並駕齊驅,但與其他許多國際大都市相比,也堪稱不遑多讓。然而,就整個臺灣地區而言,北臺灣的都會化程度又高於南臺灣,西半部地區的都會化程度更遠勝於東半部地區。

都會化程度的高低,並不必然表示居民福祉高下,而是生活形態差異。然而生活形態的差異,往往導致價值理念甚至政治認同的差異。一般而言,高度都會化地區居民較有國際觀,較能接受全球化的觀念與政策。至於都會化程度較低的地區,比較關心鄉土環境周遭的事務,相對上較能接受本土化的政策。我們憂心都會化程度差異,所導致的「一個臺灣,兩個世界」現象,會使社會各階層間彼此更不易進行理性的溝通,以致許多無關政治的經濟議題,都可能被炒作爲政治議題,而民衆的思維朝向兩極化發展,又往往帶來社會內部的不安。

雖然說城鄉發展的差距,並不必然顯示生活福祉的高下,然而,城鄉發展的差距卻常與國民所得高低成正相關。都會化程度高的地區,國民所得水準通常也較高,因此原本兩個不同層面的「一個臺灣,兩個世界」現象,也可以簡化制約爲「高所得的都會地區」與「低所得的非都會地區」的兩個世界。

面對前述的「一個臺灣,兩個世界」現象,不論是在國民所得差距,或在城鄉發展差距,兩千多年前的孔夫子就已經提出警告:「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前者可說是針對國民所得差距而言,因爲所得分配不均,長期勢將引起貧富階級間兩極化的對立;後者可謂是針對城鄉發展差距而發,因爲即使所得水準差異不大,而城鄉發展差異太大,勢將因爲生活習性、行爲理念的隔閡導致社會不安。臺灣目前正面臨所得分配的「不均」,與城鄉發展差異的「不安」。孔老夫子針對前述問題,提出的對策是「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當今朝野各界都宣稱「愛臺灣」,政客們在選舉期間更拿這個口號來騙取選票。我們希望朝野都能理性提出「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的愛臺政策與措施,讓我們看到消除「一個臺灣,兩個世界」現象的具體做法,而不是一再以選舉口號打口水戰。唯有展現這樣的作爲,纔是真正的「愛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