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從阿富汗、越戰、韓戰看臺海危機

(圖/美聯社

美國阿富汗塔里班組織2月底簽署了協議,如果一切順利,川普總統將有機會兌現他選前的承諾,將美軍撤出阿富汗,結束這場打了18年的反恐戰爭,和韓戰越戰類似,再次成爲美國外交政策的重要轉捩點

這場反恐戰爭,美國打了18年,留下外交失衡的深刻烙印。現在美國的軍事將領,或由軍事將領轉任的內閣閣員,如前國防部長馬提斯,幾乎都打過阿富汗戰爭。他們的阿富汗經驗,或成或敗,都點點滴滴沁入他們的思維,反映在他們的戰略規畫政策主張之上。

陷入阿富汗戰場之後,美國外交政策轉向收縮。撤軍對美國而言,也象徵了某種程度的外交失敗。因爲美國打了18年塔里班,最後卻是因爲無法消滅塔里班而被迫與塔里班談判,才得以抽身,真是情何以堪。可是若不簽約收兵,這場已經失去目標的戰爭,又不知要拖到何時,這也是美國的兩難

美國犧牲盟友常態

美國在911恐怖攻擊之後進兵阿富汗,主要是想殲滅發動恐攻的蓋達組織,並推翻包庇蓋達的塔里班政府。後來美國及北約部隊成功推翻塔里班,在喀布爾扶植了親西方的政府,也在數年後成功擊斃蓋達頭目賓拉登。

可是親西方的政府卻一直站不穩腳步,依然經常遭到塔里班攻擊。當時小布希執政,新保守主義當道,對戰爭定下的成功標準也不斷升高,不但要推翻塔里班,更要幫阿富汗建國,讓它能成會西方式民主國家。但這個目標終究太過偉大,美國根本無力做到。加上阿富汗多山的地形軍閥多、部落多、部族多,各地山頭林立,根本沒有人能掌握全局遑論實行西方式民主。加上塔里班並未被消滅,勢力依然盤據了阿富汗的半壁江山。師老兵疲之下,美國開始想辦法從阿富汗撤軍。也只有結束這場打了18年的戰爭,美國纔有餘力將軍力轉向亞洲,遏制中國的崛起。可是塔里班在一天,反恐戰爭就一天無法結束,美軍就一天無法自阿富汗的泥淖中抽身。

川普上任後加緊與塔里班談判,撤軍阿富汗變成優先政策。阿富汗戰爭成敗的標準也不斷下修,不再提幫阿富汗建國,只表示不管將來誰執政,只要阿富汗不再包庇恐怖組織,美國的反恐戰爭就算成功,就可以開始撤軍。當初轟轟烈烈的反恐戰爭,變成最後灰頭土臉地屈辱抽身。阿富汗一向被認爲帝國墳場,從亞歷山大大帝開始,凡是想征服阿富汗的帝國,幾乎都沒有漂亮的結局,美國看來也難逃這個命運

可是美國一手扶植的喀布爾當局卻在新的阿富汗政策下遭到犧牲。塔里班不承認阿富汗政府的正當性,只願直接跟美國談判,美國也接受了這個要求。所以最後在卡達首都杜哈宣佈達成協議的,只有美國與塔里班的談判代表,阿富汗總統甘尼只有幹瞪着這一切在眼前發生。雖然美國國防部長艾斯培在喀布爾陪着甘尼,向其保證一旦塔里班背棄協議,美國仍將助阿富汗政府軍對抗塔里班,但甘尼知道這都是空話。一旦美軍撤出,塔里班搬師回朝,他這美國一手扶植的政府就將只像顆棄子,船過水無痕

由反恐轉向遏制中國

這幾乎是美國外交的常態。當美國覺得過去的政策走入死衚衕,無法因應情勢的時候,它的外交往往會做很大幅度的轉變,放棄了曾和它並肩作戰的盟友,也放棄了它一手扶植的政府。當年美軍撤出越南戰場後的西貢政府,川普下令撤出敘利亞後的庫德族民兵,以及現在急着想撤出阿富汗後的喀布爾政府,都有同樣的命運。

所以觀察美國與塔里班簽訂協議,一要看18年反恐戰爭對美國外交政策的影響,因爲它無疑會是美國由擴張到收縮,由反恐轉向遏制中國的政策轉捩點;另一就是從中體悟到美國外交的慣性。美國就像所有國家一樣,永遠是自身利益優先。一旦美國發現必須180度改變政策才能維護自己最大利益時,犧牲盟友也變成一個常態。在國際政治上這沒什麼對錯,但卻是所有依賴美國保護或承諾的國家,心裡要有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