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三倍券 不好用、不刺激、最計較

中國時報社論

爲刺激消費振興經濟,千呼萬喚始出來的「振興券」終於推出,每人用1000元現金換3000元券,改稱「振興三倍券」。紙本從7月1日起預購;信用卡電子票證與電子支付從7月1日起綁定,都從7月15日起領取消費。蘇院長老王賣瓜,認爲三倍券「三好一溫暖」:「好領、好用、好刺激、最溫暖」,但從小店家、小庶民角度,卻感覺是「三不一計較」:「不好領、不好用、不刺激、最計較」。

先說「不好領」。目前設計4種領取途徑:紙本、信用卡、電子票證和電子支付。紙本從15日起可在1300多家郵局拿健保卡購買,也可從1日起預購、15日起到1萬多家四大超商門市領取。看來,年長者年輕人都有習慣交易途徑可供使用;但40歲以上、相對不熟悉網路操作的600萬國民,可能還是會選擇郵局排隊領取。平均每家郵局要處理4600多人,若都在第1周5天內領取時,平均1天會有900多人領取,可以想見隊伍會有多長。而且,在都會中排隊人數會成倍數提高,引發「紓困萬元之亂」的機會很高。

設限越多效果越低

行政院可能爲統計和調配方便,規定要持「健保卡」而非身分證領取,這其實和民衆一般交易習慣不同,不宜假設民衆已習慣買口罩模式而未特別強調廣爲宣導,這將導致許多民衆誤拿身分證前往排隊或代領,加重已可預見的排隊之亂,但政府迄今仍似懵懵懂懂,令人憂心,應開放在超商購買紙本三倍券,大排長龍的現象纔可能消除。

再說「不好用」。爲追求消費帶動效果(乘數效果)迅速達到極大,政府限制三倍券的用途不能用於11種類型電商網購、繳稅、繳罰單、繳規費、買菸品、買保單、買股票、繳國民年金、繳卡費、買禮券儲值。乍看之下似乎合理,但除非政府不嚴格落實,否則將對政府和商家衍生大量執行成本,但效益其實不大。

換個角度看,若禁用的支出屬於民衆必須花用的,則「可支配所得」將會減少,三倍券被用來替代日常消費的比重就會增加,刺激額外消費的效果就會降低;所以設定限制越多,激勵消費的效果越低。我們建議,對明顯屬於儲蓄行爲的保單、股票和年金三者禁用,其他則不必禁止,以減少民怨和執行成本。

再說「不刺激」。大量中小型商家經過近半年折騰,早已倒的倒、死的死,連受到米其林加持、被視爲「臺灣之光」的餐廳也倒了好幾家;但三倍券卻拖拖拉拉到7月中旬才「隆重開幕」,經濟活動限制早已大量解封,三倍券成爲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連電動車業者自救推出的6000元減價,也強過這個敲鑼打鼓、彷彿是曠古爍今的方案。就算真能達到1000億元的激勵消費,衝出3倍的乘數效果,3000億的消費增加只能帶來一半(1500億元)的國民生產增加,0.8%的經濟成長效果。如此轟轟烈烈的偉大方案,卻只能帶動經濟成長0.8%,可以說「很刺激」嗎?原因很簡單,巧婦難爲少米之炊,規模力道弱,當然就成效有限。

弱勢庶民處境堪憐

最糟糕的是「最計較」。上面提及,「三倍券」實爲「兩倍券」,民衆要以好用的1000元,買到不便使用的3000元券,政府事實上只發放價值少於2000元現金的「消費券」,但明示暗示商家加碼割肉來激勵消費,意圖操作成6倍券或更多倍的「超馬」(超越馬政府)鉅作;但小鼻小眼計較,和國外動輒數萬元直接現金補貼的規模完全不成比例,當然效果有限。特別是,對於因這波疫情失業或無薪假波及的庶民而言,2000元補助是杯水車薪,只能說聊勝於無;面對如此薄情寡恩,卻又顧盼自得的政府,真正弱勢的庶民處境堪憐。

「三倍券」振興經濟效果有限,也幫助不了真正有困難的人,呼籲政府,針對衝擊最大的失業和無薪假民衆,額外提供2萬元以上的補助,他們絕對不會「忘記」消費,但可以讓消費激勵效果更好,社會也更加安定,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