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誰來向超級大總統討公道

中國時報社論

英文總統連任、蘇貞昌續任閣揆以來,蔡總統是否已面臨跛腳衝擊,還是絕對大權在握,一直是朝野政壇爭議不休的焦點。不過,從各種跡象與實證來看,自2016年民進黨再度執政以來,具備臺灣特色、透過選舉與民粹操作,讓政治掌控力不斷強化的新威權體制,已堂而皇之地登場;期間即使出現某些個別技術性或階段性的扞格,都無法挑戰這種有權無責「超級大總統」的本質。

最新一期的《亞洲週刊》以蔡英文總統爲封面,報導「臺灣民選獨裁幕後綠營新威權主義現象」專題,即是臺灣民主政治發展逆流的新病態。毫不意外的是,民進黨發言人一貫以「抹紅」的方式來回應,對報導中指證歷歷、有憑有據的諸多現象與事件,甚至文中訪問、引述黨外前輩的批判反思,則是迴避閃躲。這都說明了,臺灣「民選」的參與度雖高,但卻不能證明執政者不會「獨裁」。

蘇貞昌則以「民選就不會獨裁」這種不但欠缺歷史常識,而且禁不起檢驗的弱智詭辯迴應。但事實上,包括二次世界大戰前德國的希特勒、現在俄羅斯的總統普丁,乃至民進黨最愛批評的新加坡人民行動黨政府,都是足以對蘇貞昌說法立即打臉的「民選獨裁」證明。

本報之前的社論即指出,如今許多國家採行西方民主選舉制,實踐上卻出現許多亂象。譬如選出民粹領袖,上臺後修改憲法,限制言論自由、打壓異己、排斥移民或少數族裔、否定多元主義,如匈牙利、波蘭、土耳其、印度等國家;或甚至否定、取消選舉,如委內瑞拉白俄羅斯、吉爾吉斯等。所以近年來政治學者提出「選舉威權」的概念來研究一些有選舉制度,但出現民主倒退現象的國家,而其中一些現象已出現在臺灣。

臺灣走向選舉威權體制

所謂「選舉威權體制」,指的是有定期的選舉,但在兩方面受到質疑:第一,在人民權利保障方面:一些選舉威權的國家利用修改憲法、法規,甚至行政命令,限縮人民的自由權力,如言論及學術自由、同性婚姻或墮胎權等;第二,在政黨公平競爭方面:這類型國家的執政者會以操弄選舉、控制媒體,或利用國家資源建立侍從關係等作爲,來破壞政治競爭的公平性。選舉是民主自由的工具,一旦落入長於選舉、拙於治國卻又霸道的人手中,就會變成鞏固威權的利器,淪爲選舉威權體制,比一黨威權體制更可怕。

就此而言,臺灣已明顯朝此方向變異,再加上揮舞國安反共的血滴子,逐步限縮人民自由的權利,民進黨已成不受管控的民粹怪獸,蔡總統更成爲由體制而生卻凌駕體制的異形強人

實務運作上看,過去在總統的第二任期常會出現微妙的兩難效應,一方面是沒有連任壓力的總統可以不用瞻前顧後,有機會將自己的政治理念付諸行動,因而對其他黨內同志造成民意壓力;另一方面也因爲後繼者的超前部署,對現任總統造成跛腳衝擊,差別只在時間的早晚而已。由於民進黨內對下屆總統競爭者暗潮洶涌,尚無定論,蔡英文若在黨內派系平衡上出現誤差反彈,極易被視爲有跛腳隱憂。

蔡政府的監督功能全滅

而蘇貞昌自接任行政院長後,在人事部署與政務運作上,有計劃地營造自己是治軍嚴明、劍及履及的酷吏形象,使自己在黨內外的聲勢一時達到頂峰;在蘇並未放棄角逐總統的野心下,其作爲自然引起其他派系的不滿及蔡英文對剩下任期跛腳的恐慌。

民進黨內各派系的串連內鬥,加上蘇貞昌強勢閣揆的囂張,固然形成了蔡英文似乎提前跛腳的表象,但從萊豬進口、關中天新聞臺,到最近修改黨規章制定「吳怡農條款」的結果,都可看出在政策路線與人事佈局上,蔡英文其實才是幕後真正的決策主導者。而隨着萊豬、核食防疫措施開始受到重大質疑以及民調的不斷跌落,恰可看出此時的蘇貞昌已成爲蔡英文百分百的防火牆擋箭牌,蘇已無向蔡叫牌的能耐,只剩下被蔡「用好用滿」以求生求變的最後價值!

行政專斷擴權、國會唯蔡首是瞻、司法最後防線潰堤、媒體全面綠化、網軍如臂使指,民主機制該有的監督制衡功能幾近全滅,與民主理念背道而馳,卻被民進黨當成臺灣民主「奇蹟」。蔡英文並不跛腳,而是一位凌駕憲政體制的「超級大總統」,憲政不容毀壞,但誰能帶領檯灣討回應有的公道與未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