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從「兩岸一家」角度再出發

王張會順利舉行,象徵兩岸進入公權力相互溝通、對話與協商的新時代。不久前,大陸在北京近郊西山興建了一座「赴臺中共烈士」紀念碑,同時豎立了吳石朱諶之、陳寶倉聶曦四人的巨型石雕像。兩岸剛剛開啓官方政治接觸管道,未來不確定因素仍然非常多,面對兩岸政治關係的挑戰,如果兩岸果真是一家人,這件事有必要深入討論。

石案是1949年政府遷臺初期最轟動的間諜案,當事人於1950年在臺北馬場町被槍決,遺骸埋藏亂葬崗事隔65年,後人終於迎回先人遺骸,中共並以中央級規格安葬,更立碑豎像紀念他們的事蹟。

這是國共鬥爭史中血腥的一頁,經過兩岸民間人士多年努力,這段被埋藏的歷史,終於可以攤開在陽光下,讓兩岸中國人共同面對殘酷的過往。平情而論,這不能不說是兩岸和解的成果,也是前人所無法想像的事。

戰爭是殘酷的,除了生命的折損與妻離子散的悲劇外,更多的是含冤莫白的卑屈,在人命不如螻蟻現實下,爲生存隱忍、委曲,甚至扭曲人性。兩岸分治緣於國共內戰,吳石、朱諶之間諜案有如電影《聽風者》情節,在你死我活的血腥對峙年代,你的英雄就是我的寇讎。

事過境遷,我們應該以什麼態度面對這段歷史?

兩岸開放探親後,許多老兵與退休公務員回到故鄉,賺人熱淚的團聚故事不曾中斷過,電影《面引子》和舞臺劇寶島一村》就是描述兩岸乖隔50年後親人再度團聚的血淚故事。國共內戰、兩岸對峙,雙方因爲政治與安全的需要,在內部大肆搜捕殘害可能的敵人,鑄下了許多歷史的傷痕。從人道角度而言,每一個傷痕都需要後人撫平

兩岸和解後,臺灣一些民間人士開始尋找因爲對抗而遺落史蹟遺物,近年來這類的故事也很多,像是黑貓中隊的陳懷生、抗日名將張靈甫,就是透過兩岸民間的努力還原了歷史真相,了卻了親人埋藏在內心近半世紀的心願。去年在臺灣舉辦「國家記憶:二戰中國遠征軍歷史影像」照片展,也是透過兩岸民間的力量,尋找到當年遠征軍的遺族,同時也還原了當年的歷史。

資深記者徐宗懋日前在《中國時報》發表專欄,談到他自2001年開始努力尋找吳石案的史料與遺骸,最後終於協助朱諶之後人將其骨骸送回大陸的過程,他期盼這段艱辛過程所代表海峽一方中國人的民族情感,有助於兩岸中國人大和解。

經過大陸人士的努力,國民政府設置的滇緬戰區騰衝國殤墓園,已經恢復原貌和順也成立了戰爭博物館,展示滇緬戰區新一軍的光榮戰史及戰場遺物。

在民間人士熱心奔走協助下,部分留在大陸的原國軍,生活開始受到關注。大陸官方也漸漸肯定國軍抗戰的史實,這些發展應視爲兩岸全面和解的奠基工程。

朱諶之遺骨能夠回到大陸安葬,雖然出自民間人士的努力,並未得到政府的協助,但如果不是臺灣官方對1949年後國共在臺灣的秘密鬥爭做出新的詮釋,不再視爲「戰爭行爲」中的「匪諜」,而是「白色恐怖受難者」,民間人士的行動就不可能如此順利。其實,馬政府對兩岸的和解下過很大的功夫也有很深的佈局,包括在臺北市長任內設置白色恐怖紀念公園、政治受難者紀念公園在內,而且多年來,他也儘可能參加白色恐怖遺靈秋祭。

這次兩岸政府主官對岸事務負責人的王張歷史性會晤,各界有很多的解讀,西方媒體認爲這是國共兩黨共同應對臺灣可能政黨輪替做好準備,不可逆的溝通平臺建立後,無論誰執政,兩岸現狀都不會倒退。

這樣的評價中肯而且確實的,儘管馬政府的民意支持度低,但是馬總統認真、持續推動兩岸和平發展進程的努力,大陸應該給予正視及公正的評價。

多年來,臺灣民間社會無論在哪一個政黨執政下,都曾經對推動兩岸和解付出很多心血,其中固然有民族情感因素,動機卻未必全然來自政治,從人性出發的舉動更值得珍惜。大陸從政治出發,對馬總統利用APEC場合與習近平總書記見面、對臺灣加入TPP及RCEP難免存有疑慮,但從增進民間社會「兩岸一家」情感認同角度思考,大陸可以做的事還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