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放下國族情緒 欣賞奧運精神

旺報社評

奧運是舉世矚目的世界大事,也是臺灣有機會吸引國際目光的重要場合。礙於國際現實,我們的選手只能以「中華臺北」的名義參加。今年因爲日本NHK電視臺在轉播開幕式時用「臺灣」稱呼以「中華臺北」引導牌入場的我國隊伍,小小一個動作引起兩岸之間及東亞歷史敏感的神經。臺灣內部也爲「中華隊」還是「臺灣隊」吵成一團。無限上綱的國族主義情緒干擾了體育盛會,違背了奧運追求和平、包容的初心。

運動員纔是奧運的主體

說到代表隊名稱,這次奧運出現了簡稱ROC和ROT的代表團,可惜的是這兩者都不是代表我們的隊伍。ROC是俄羅斯奧委會(Russian Olympic Committee)的簡稱。由於俄羅斯違反藥檢規定而遭到國際奧委會制裁,不得以正式國名出賽,但選手可以以個人名義參加,只能使用俄國奧委會的旗幟,當選手奪牌也不能使用國歌。ROT則是難民代表團(Refugee Olympic Team)的縮寫,奧林匹克難民代表團是從上屆里約奧運第一次出現。除了表示聲援國際難民,更是給那些因戰亂流離失所的優秀運動員有參加奧運的機會。

古希臘奧運會是爲追求城邦之間的和平,成爲人類追求力量、美感、信仰與文化總體表現的結晶。近代奧運的重生也是以追求世界和平與人類的強健體魄爲目標。所謂的奧林匹克精神是指「體育運動是每個人的權利。每個人都有能力在沒有任何歧視的環境下進行體育運動,在體育運動的交流中追求友誼、團結和公平競爭。」1995年,國際奧委會修改《奧林匹克憲章》,排除只有獨立國家才能夠成爲國際奧委會會員的限制。所以當代奧運越來越將運動員視爲競賽的主體,雖然大多數的選手都是代表國家出賽,但國族間的競爭不是奧運所追求的。本屆ROC與ROT的出場,正是反映這樣的思潮與奧運精神,可供國人細思。

或許困於歷史記憶與地緣政治衝突,東亞國家特別容易陷入國族主義情緒,叫囂、謾罵、挑釁、侮辱紛紛出籠,既失去運動賽事的本質與樂趣,也讓選手承擔沉重的國家顏面壓力。國家間任何競賽都難免出現國族認同與衝突的問題,但是西方主流媒體與政府並不會特別去強調或加以利用,對於選手受到網路霸凌更是嚴辦。

國族主義無益交流合作

剛結束不久的2020年歐洲盃,英國因PK大戰輸給義大利而痛失冠軍寶座,幾名未能踢中的黑人球員,在網路上遭到種族歧視言論霸凌,政府果斷要求社羣媒體交出發言者的資料,追查相關法律責任。在奧運轉播方面,一些國家主要放在選手成長與訓練生活上,不過度強調名次,更少有非打敗某國對手不可的情緒。國家民族的自信與選手的成敗無關,也不會動輒以民族大義要求選手。

運動員爲了追求個人生涯延續或再創高峰的機會,轉換國籍早已是家常便飯。今年46歲烏茲別克體操女王丘索維提娜,連同本屆東京奧運,已連續參加8屆奧運,其中多次代表德國出賽。桌球界就更不用說了,出身大陸代表其他國家出賽的選手比比皆是。我國在奧運桌球項目中拿下的一銀一銅,都是由大陸入籍的陳靜所拿下的。林昀儒、鄭怡靜日前拿下乒乓球混雙銅牌,他們不但到海南省接受集訓,還請了大陸教練。狹隘的國族主義無視於國際選手與訓練的交流與合作,只會扼殺選手的舞臺與成長空間。

大疫稍緩,日本咬緊牙關舉辦東京奧運,實屬不易,參賽選手不畏疫情奔赴賽場,更令人欽佩。這次奧運把「更團結」加入到奧林匹克格言中,耳熟能詳的奧運口號有了新內容: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就讓我們放下不必要的國族情緒,從人類與選手的角度,欣賞剩下的賽事,也讓選手們展現實力,享受與高手過招的樂趣及苦練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