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兩岸攜手太空漫步不是夢

旺報社評

大陸火星車「祝融號」安全駛離着陸平臺,到達火星表面,開始爲期3個月的巡視探測,成爲全球第2個在火星表面巡視,並執行探測任務的國家。美國太空總署(NASA)署長尼爾森在推特上表示祝賀和期待,西方媒體也都正面報導此消息。英國《自然》雜誌網站刊文,稱讚中國完成了其他航天大國耗費數十年才能實現的任務。這反映出祝融「探火」確實厲害,而且大陸的「火星計劃」將有益於國際空間合作,美、歐不會拒絕有價值的科研成果分享。

太空競賽比拚的是綜合國力

祝融號的成就並未引起臺灣太多討論,除疫情激增讓民衆無暇他顧外,臺灣太空實力太弱,民衆對太空問題毫無興趣,更是主要原因。今年初,臺灣飛鼠玉山兩顆立方衛星搭乘美國SpaceX火箭升空後一度失聯,最後還是靠外國業餘無線電愛好者接收到信號才找到蹤跡

從冷戰時期美、蘇太空競賽,到如今中、美、俄、日、歐各顯神通,航太領域歷來是大國必爭之地。大陸航天事業始於1956年,錢學森提出《建立中國國防航空工業的意見》,航空工業委員會隨即成立,統一領導航空和火箭事業。1970年大陸發射第1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 2003年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升空,2007年嫦娥一號登月,大陸航天事業逐步成長。

隨着嫦娥四號首登月背、嫦娥五號帶回月壤,大陸最近幾年探月工程的突破,引起美國警覺,停止登月活動40年後,又提出「重返月球」計劃。NASA署長尼爾森手持祝融號照片美國國會要求經費,反映出美國優勢縮小後的緊迫感。太空競賽比拚的是綜合國力,在中美國力逼近的今天,航天領域的角力勢必加劇,這其實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推動全球航天技術進步,也提供了全球各國探索航天合作的契機

除火星探測外,大陸載人航天工程第3步,太空站的建立,隨着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搭載天和核心艙成功升空而拉開序幕。多年來,國際太空站由美、俄、日、歐、加等國壟斷,中國雖有載人航天的豐富經驗和太空人隊伍,卻遲遲未能加入。如今國際太空站嚴重老化,多次傳出或在2024年退役,中國太空站預計明年建成,大陸官方已宣佈將向世界開放,很可能成爲各國太空站合作的不二選擇。

兩岸航太合作大門並未關上

兩岸也曾有過航太交流合作「蜜月期」。早在1995年就開始舉辦學者交流活動,展開人才培育計劃,兩岸大學共同舉辦學術研討會,至今已舉辦11屆。2003年大陸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曾搭載臺灣農作物種子升空,邁出了兩岸太空技術育種第一步。2013年,連戰再次訪陸時還訪問了北京航天城時任國臺辦發言人範麗青談及兩岸航太合作時還表示「今後一切皆有可能」。可惜的是,2016年民進黨上臺以來,兩岸在非戰略性高科技領域互動都日漸減少,更別談最尖端的航太合作了。

事實上,大陸並未關上兩岸航太合作大門。2018年大陸啓動第3批太空人選拔,就將港澳臺人才納入,最終雖然沒有任何臺灣人脫穎而出,但隨着太空站和登月計劃不斷推進,需要人才更多,相信遲早會有人搭上大陸太空船一圓太空夢。臺灣出生的美籍太空人林其兒(Kjell Lindgren)受到不少年輕人歡迎,兩岸也應探索共同培養太空人計劃,爲臺灣航太人才提供更多平臺和機會。若有朝一日兩岸太空人攜手太空漫步,必將成爲美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