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障者出門「三大障礙」危機四伏 伊甸籲大衆共同打造友善環境

伊甸長年來推動無障礙生活與友善環境議題,希望能從體驗開始,讓社會意識逐漸改變,因此連續八年舉辦「無障礙生活節」。(伊甸基金會提供/林良齊臺北傳真)

伊甸長年來推動無障礙生活與友善環境議題,希望能從體驗開始,讓社會意識逐漸改變,因此連續八年舉辦「無障礙生活節」。(伊甸基金會提供/林良齊臺北傳真)

入冬後降雨機率增加,天雨路滑,視線又不佳的情況下,對身障朋友來說,出個門危機重重,伊甸基金會特別整理身障朋友雨天外出經常遇到的前三大障礙,分別是「通道狹窄」、「違停亂象多」,以及「高低落差大」,籲社會大衆一起打造友善無礙的環境,給身障者一條安心外出與回家的路。

輪椅族代表塗麗茹笑說,每年冬天來臨,就是行動大考驗,臺灣仍有許多騎樓通道狹窄,又時常停滿機車、腳踏車,遇到下雨天,很難撐傘的輪椅族只能選擇開上馬路,壅塞的道路加上昏暗的天色,非常危險;又若是搭公車,則常因民衆佔用公車道,讓公車難以靠近人行道,使得渡板架設不完全,上下公車可能會跌落,這也讓許多身障朋友因此打消出門的念頭。

據國家人權委員會發布的CRPD 第2次國家報告獨立評估意見報告指出,臺灣各城市裡,人行道無障礙的普及率最高有7成、最低卻只有2成,而無障礙公車班次的比例最高是75%、最低則只有17%,無障礙環境的城鄉差距大,設施與服務仍不足,加上冬季天雨路滑,大大增加身心障礙朋友外出的風險。

伊甸基金會表示,伊甸長年來推動無障礙生活與友善環境議題,希望能從體驗開始,讓社會意識逐漸改變,因此連續八年舉辦「無障礙生活節」,今年以「感官生活圈」爲主題,打造線上體驗網站,透過有趣的互動遊戲,讓民衆從生活環境中,感受身障朋友面對視覺、聽覺與肢體障礙時,所感受到的不便與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