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 AI 引爆產業變革 勤業眾信籲科技業備戰四大挑戰
勤業衆信14日發佈《2025全球高科技、媒體及電信產業趨勢預測》,指出今年是生成式AI(GenAI)與科技產業發展的關鍵轉型年,企業必須正視技術落差、能源挑戰與法規風險,才能在浪潮中站穩腳步。
報告指出,生成式AI雖帶來高度期待,但在實際應用上仍面臨諸多難題,包括電力需求暴增、深僞技術引發的信任危機、高昂的雲端成本與法遵壓力。企業需與政府攜手推動綠電供應、強化資料治理與資安,打造穩健的AI生態系。
勤業衆信高科技產業負責人陳明𪸩指出,近期美國貿易政策反覆,引發全球市場震盪。雖臺灣半導體暫未被列入課稅清單,但在全球供應鏈中的關鍵地位,讓整體電子業無法置身事外。他提醒企業在面對不確定性時,更應聚焦於技術升級與市場多元化。
報告中提出四大趨勢,指出未來幾年影響產業發展的重點,第一,「算力即電力」,AI耗能飆升,能源轉型刻不容緩,生成式AI帶動資料中心快速擴建,預估2030年全球用電量將達1,000太瓦時,是現在的兩倍。企業除需引進再生能源外,也應從提升晶片效能、演算法優化等方向下手,以降低整體耗能。
第二,代理型AI興起,2025年企業採用率將達25%,代理型AI具備自主規劃與決策能力,正快速取代傳統AI模式,預期未來在客服、法遵等領域大幅提升效率。舉例來說,AI客服可整合文字、語音與影像互動,帶來更自然的對話體驗;法遵AI則能即時解析複雜法規,協助風險控管。
第三、智慧裝置變革,手機、筆電將進化爲AI平臺,智慧型手機與筆電因市場飽和陷入創新瓶頸,而生成式AI正爲這類裝置注入新生命。未來這些設備將不再只是工具,而是具備代理型AI的互動平臺。不過,要取得使用者信任,仍需克服隱私與監管等疑慮。
第四,矽光子技術崛起,加速AI與雲端運算髮展,矽光子技術可提升資料傳輸速度並降低能耗,預期成爲AI與資料中心的關鍵技術。全球已有多家企業投入資金併購相關新創,臺灣工研院與國際半導體協會也成立矽光子聯盟,展現該技術的戰略地位。
勤業衆信強調,AI發展勢不可擋,但如何在創新與永續之間取得平衡,是臺灣高科技產業下一階段的重要課題。企業唯有看清趨勢、積極調整,才能在全球競局中穩健前行。
勤業衆信高科技、媒體及電信產業負責人陳明𪸩資深會計師。業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