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息末端能大量佈局債券了嗎?再不買可能會後悔到捶心肝...

臺股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撰文・ 玩股小博士】

最近大家都在討論美債投資,不管是直接買進美債或者利用ETF持股,如果你有在關心投資市場,應該很清楚全市場一窩蜂搶進債市,因爲股票投資實在太困難,整天殺來殺去,連多年穩健配息的金融股都會突然失靈,更讓投資人失去信心,也跟着轉進股票市值型的ETF,接着在這個升息末端的時機突然又一窩蜂衝進債市,債券真的有這麼好康嗎?還是又出現什麼收割韭菜的陰謀?這是我們接下來要一起探討研究的重點。

要買債券產品或衍生性商品,首先你要先知道這是什麼東西,簡單來說,債券是由政府、公司發行的債權,因爲這些機構缺資金又不想跟銀行借錢,這時候就會發行債券,這就如同一種「借據」,約定某一個時間點必須要還款,借款期間必須按照表定利率給予持有者利息,這利率多數都是固定式,而市場的投資人或法人就可以去購買,甚至直接在市場中交易,就能每年領取固定的債券利息收益。

在瞭解債券是什麼產品之後,就要進一步理解,債券與交易市場之間的變化,那麼爲何升息會導致債券下殺呢?原因很簡單,因爲債券的利息通常都偏低,而且多數固定利率,但債券價格會隨着市場波動,當市場進入升息循環之後,等於你把錢放在銀行裡面,利息就能領越多,甚至會高於債券利率,這時候大家就會開始拋售債券,因爲把錢存在銀行都贏債券。正好2022年五月是美股啓動升息循環的開始,我們接着來看看近一年的美國公債20年殖利率吧。

打開之後你就會看到2022年美債20年殖利率的低點就在五月,接着在升息啓動之後,殖利率也開始從3.1%往上衝,同年十一月甚至來到4.6%以上,確實如同前面的論點,當銀行利率越來越高,大家就會賣掉低利率的債券,把錢轉回銀行放着生利息,所以美債被拋售之下也帶動殖利率攀升,這是很正常的現象。來到2023年的行情開始趨緩,不過最新殖利率也沒超過4%,比2022年末的殖利率還低,這表示債券價格正在止跌回升,所以殖利率纔會往下掉。現在美國基準利率已經高於5%,其實比債券當前殖利率不到4%還要高出一個百分點,這是不是很妙的狀況?怎麼大家看到銀行利率這麼高還願意去追債券?

其實你就想嘛,自從FED升息之後就陸續造成各行各業傷亡慘重,美股也被殺到臉都綠了,甚至是科技業到現在依舊不斷裁員中,這就是升息之下的副作用,按照過往經驗,當升息到達一定程度之後,加上通膨逐漸受到控制,如果市場景氣持續萎靡,這時候FED就會暫停升息,甚至再過一陣子就會重新啓動降息來活絡市場,所以爲什麼大家在2023年開始佈局債券市場?答案不就出來了,就是爲了接下來可能出現的降息做卡位嘛!不過這只是近一年的債券殖利率表現,我們把時間再拉到近十年來看看,驗證升降息是不是會導致公債殖利率跟着往上或往下走吧。

上圖有兩個紅匡,左邊第一個匡是美國停止升息的時間點,時間點是從2014年到2016年底,這期間的美國20年期公債殖利率持續往下掉,這表示有人正在持續買進債券。另外一個則是2019年到2020年疫情當下,這段時間處在降息循環,其餘時間則是「緩升息」。當公債殖利率下降就代表市場有人持續買進公債,近一步來解釋這兩種狀況,市場只要停止升息,那麼股市就會上漲,所以投資人獲利之後佈局一點資金到債券也是很合理。另一個則是降息會來債券的買盤,當FED快速下調利率想控制景氣蕭條時,債券殖利率就有很大的機會高於銀行利率,這時候資金流入相對高殖利率的債券,當然也是合情合理。

再回到目前的市場景氣及FED態度,顯然已經進入升息循環的末段了吧?反正無論是停止升息或降息,債券就有機會受惠而大漲,所以現階段這麼多人提早卡位債券及相關ETF也是很正常,如果沒意外的話,接下來債券隨着FED轉爲鴿派並開始反彈向上走的機率也相當高。不過我們也不要口說無憑,直接看看相關的債券型ETF就能直接驗證。

元大美債20年(00679B) 技術分析

隨便找一檔元大美債20年ETF,整體資金有98%以上均買進並持有美國20年期公債,每年只要有債券到期或新增的資金,就會持續再買新年期的20年公債。你就看近一年的技術線圖,2022年11月觸底30.15元開始反彈,那不正好是惡性通膨稍微得到控制的時間點嗎?接着成交量也跟着開始放大,市場派開始陸續佈局,顯然與我上面推導出來的結論不謀而合,投資人確實開始佈局,而且成交量還越來越大,這邊我們先不談溢價問題,以成交量角度而言,確實代表買進的人及資金都相當踊躍,顯然也是想卡位佈局債券反彈時機點。

◎本文內容已獲玩股網授權,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原文請點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