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大、資金多 創業大賽成臺青登陸跳板

創業團隊現場接受評審投資人提問。(圖/記者曾俊豪攝)

記者曾俊豪/北京報導

經過激烈競爭,30支臺灣創業團隊來到北京出席第三屆京臺青年創新創大賽總決賽,但面對的挑戰卻不像在臺灣一樣。總決賽的規則是在主舞臺上公開「路演」,必須在五分鐘內介紹完創業項目,之後還有約七分鐘的時間接受評審和投資人「提問」,任何突發狀況考驗團隊的執行和應變能力。

所有隊伍中,首先登場的是來自臺灣的「Face Heart」,團隊成員由交大學生所組成,他們透過網路攝影機進行人臉辨識並結合影像生理量測,除了將技術應用在疲勞駕駛監控外,長照、遠程醫療等健康醫療領域也能使用。

然而,團隊代表上臺介紹時,就遇到模擬影片播放不出來的情況,迫使他們只能透過投影片向現場評審和投資代表解釋產品原理。之後的問答過程,更宛如殘酷舞臺般,一個個尖銳的問題,考驗着團隊是否準備充分、對自身產品有無信心

▲臺灣創業團隊「FaceHeart」成員鍾孟良。(圖/記者曾俊豪攝)

團隊成員鍾孟良在接受《ETtoday新聞雲》採訪時提到,他們在臺灣參加過龍騰微笑創業競賽等大型新創賽事,這次是第一次到海外參加比賽,希望能借此打進大陸市場

鍾孟良表示,兩岸對於創業團隊的照顧與扶植有明顯不同,在臺灣要獲得資金來源,主要是參加比賽拿獎金,但在中國大陸參加比賽卻能獲得投資人青睞。他表示,兩岸投資人的思想邏輯也不同,單就創業領域,大陸投資人想法較「smart」,東西只要好、能做出來最重要,但臺灣的投資人往往很在意資金的流向

來自臺南方程式綠能科技則鎖定環保領域,將廢棄物再製成有機肥料或是燃料。技術長陳詠璿提到,公司去年纔剛成立,對於兩岸的創業環境,他認爲大陸的投資人更「資本主義」,只要跟他們解釋技術、哪怕只是5頁的報告對方就知道要提供多少資金。

除此之外,大陸的「孵化器」也提供許多協助。陳詠璿表示,他們公司收集廢棄物再製,前提拓展需要接觸廠商,在臺灣不可能請廠商自己將廢棄物送驗,所有費用都自行吸收;但大陸的孵化器可以協助對接三百多所檢測單位,還能最高30%的新創產業補助,對資金壓力大的新創公司無疑是很大的幫助。

▲方程式綠能科技技術長陳詠璿(左)接受現場評審提問。(圖/記者曾俊豪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