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創意的結晶,還是紙糊的信仰?任天堂LABO深度評測

本站愛玩出品內容代表本站觀點,轉載請註明出處。

任天堂LABO公佈的那一刻,不光是讓全世界看到了這家日本老牌遊戲廠商的創意和“不按常理出牌”,同時也引來了不少玩家輿論的質疑——畢竟傳統紙模在前,索尼toio創意在後,任天堂真的能拿出匹配其不菲價格體驗嗎?要知道LABO上市之初又被JS們炒上兩倍於本體的價格了,這一單並不廉價消費到底瞄準着市場上哪一部分羣體呢?

其實LABO的醞釀與誕生,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其另一款外設amiibo的巨大成功,amiibo在最火的時候,用“全球缺貨”來描述其盛況是絲毫不誇張,這也從側面反映出了任天堂品牌和其IP在遊戲玩家羣體中的影響力。小小的創意、低廉的成本,結合主機軟硬件後換來了金銀滿鉢,這樣的經歷老任在新一代Switch的外設領域嗅到了潛在商機市場需求

於是,任天堂LABO很快就從構想轉化爲了成品。但考慮到amiibo在國內境遇並不是那麼火爆,而LABO某種程度上也只屬於NS的衍生外設產品,在價格、消費觀念,以及國內對“紙板”這東西的偏見上,往往影響着大家對它的看法和購買慾望。那麼這個“硬盒”的體驗到底如何,可玩性、耐玩性方面值不值這個價,或者說到底適不適合你?就讓我們這篇評測帶你瞭解。

一分爲二的樂趣

鋪墊這麼多,我們還是先回到最基礎問題上來:任天堂LABO到底是什麼?

首先,LABO本質上仍算是一種紙模,無論哪個套裝都需要我們花時間去自己動手學習和拼裝。然而這並不是什麼簡單無腦瓦楞紙摺疊模擬器,而是能在過程中提供動手樂趣和成就感的核心體驗——是的,可以說LABO一半以上的賣點玩點都在於拼裝和搭建的過程中。

裝完後的主體

至於另一半,當然是結合Switch主機的特性,以及附帶軟件進行的模擬、操作和試玩,這也是LABO區別於傳統紙模的明顯不同之處。在組裝完後,Toy-Con(任天堂爲紙模的命名)會通過Joy-Con手柄體感震動紅外傳感功能,在NS平臺上實現一種獨一無二的體驗組合。如果非要說其中的原理,其實也沒有多高級,但任天堂能用最簡單易懂方式,把手上的牌組合出各種效果打出去,不得不說是一種創意的結晶

LABO目前只推出了“VARIETYKIT”和“ROBOT KIT”兩組套件,接下來我們就從拼裝、原理、再到軟硬件結合的體驗角度出發,來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