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蔣、白初合作 戰略觀契合──《悲歡離合四十年:北伐.抗戰》(四)

民國19年,蘇紹文將軍討伐閻錫山馮玉祥時攝於山東。(潘國正翻攝)

大約在一九二六年五月,蔣介石在組建北伐軍總部人事時,提出以當時年僅三十三歲的白崇禧全軍參謀長,大出衆人意外。

李宗仁回憶:當他前來廣州時,蔣氏來訪,徵求他關於北伐軍參謀長人選的意見。李先提元老鈕永建,但蔣沉吟表示,「鈕先生我另有借重。」李反問蔣:「你心目中認爲什麼人較爲適當呢?」

蔣說出此行來意:「我正爲這件事來問你,我看白健生比較適宜。」

李不願放白離開,連忙婉拒:「健生資望太淺,年齡太輕,不能負此重任!」

蔣卻很堅持,表示:「我看還是他好,還是他好!」言明只借用數月,打下武漢後即歸還第七軍,此事就這樣定了案。

按說之前白崇禧與蔣介石之間,並沒有太多接觸機會。白在二月代表廣西洽談兩廣統一時,曾經見過蔣一次,之後並無密切往來的紀錄。「我事後揣測蔣公一定要我任參謀長之因不外有二,」後來白氏接受口述歷史訪問時曾說:「第一,我是保定畢業之學生,而當時各省帶兵之將領多半出身於保定;第二,統一廣西時,我有豐富之作戰經驗。」而蔣更可以透過白在總部供職來運用廣西軍。還有一說,白任參謀長是出自粵軍將領李濟深(廣西蒼梧人)的推薦。李濟深雖在粵軍爲將,卻與李、白相互呼應聲援,他不願離開廣東地盤,於是舉薦當時在軍界還無甚威望的白代替自己出徵。

可是,即便上述說法都各有依據,還是無法解答以下這個疑問:爲什麼蔣跳過當時在廣州那麼多保定學生、黃埔同儕,偏要用一個並不熟悉的廣西青年將領擔任最重要的幕僚長

白崇禧晚年曾對同鄉後輩提起一段往事,或許可以補上史料空白:當時蔣總司令爲了北伐軍事籌備召開會議白以廣西代表身分參加,出席各將領都庸庸碌碌,言不及義,只有白所提計劃與實行先後次序,完全正中蔣氏下懷。蔣當晚即到白下榻的東亞酒店,邀請白組織北伐軍總參謀部。白以自己年輕識淺、難以服衆爲詞推卻。蔣馬上表示:此事不難,他準備以一資歷深的老將虛任總參謀長,而讓白以副參謀長「實任」參謀長職。之後果然以李濟深擔任總參謀長,坐鎮廣州;而以白崇禧爲總司令行營參謀長,隨軍出發。可見,蔣、白初次合作戰略觀契合也是因素之一。

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時有八個軍,號稱十五萬人,實際兵力爲五萬人。蔣總司令定下初期戰略:一、聯絡北方馮玉祥與閻錫山勢力,靠他們牽制張作霖的奉軍;二、使盤據江、浙的「五省聯軍總司令」孫傳芳維持中立;三、當面之敵是長江中游的直系討賊軍總司令」吳佩孚,北伐軍乘吳與馮玉祥在北方交戰的機會,預計以三個月的時間,以主力湖南,直取武漢。

在蔣氏正式出師以前,白崇禧便以保定同學關係先行進入湖南,說動原湖南省趙恆惕麾下師長唐生智加入革命行列。唐生智在得到廣西方面給予援助的承諾後,始敢通電就湖南代省長職,與吳佩孚支持的部隊作戰。在唐部遭受挫敗時,第七軍即遵照承諾出兵湖南,保住衡陽,爲北伐軍打開門戶。也因此,唐生智才於六月二日就國民革命軍第八軍軍長之職。

因此在蔣總司令率同行營參謀長白崇禧等總部人員出師時,第七軍及第四軍一部已經會同唐生智部隊攻下長沙。八月十二日深夜,蔣抵達長沙,次日召集衆將領會議,採用李宗仁、唐生智建議,以主力直撲武漢,但有鑑於孫傳芳部集結大軍於江西,威脅北伐軍側背,不可不防,於是決定以第四、第七、第八等三個軍主力進攻武漢,以第二、第五兩軍爲右路軍防範江西。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