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日人毀城 殘存4城門──臺北城的故事(四)

2014年是臺北城建城130週年,北市府重現「臺北老城意象」,圖爲清光緒年間的臺北城西門,原址在今衡陽路、寶慶路交口附近。(臺北市文獻委員會提供)

圖爲清光緒年間的臺北城牆。(臺北市文獻委員會提供)

說起來,也夠諷刺,日本人進城後,在城內宣佈始政,竟成了新的城主,於是義不帝倭的義軍、義民,爲了驅逐日人政權,而不得不反攻臺北城了。

臺北大安莊人吳得福,糾合同志,首先密謀奪回臺北城,因地方劣紳告密,而功虧一簣。規模最大的一次攻擊臺北城行動,則是由林李成、陳秋菊、胡嘉猷所發難,他們原排訂日本人在臺的第一個「日本仔過年」(即1896年1月1日)採取行動,但是因舉事前曝光,不得不提前反攻。

1895年12月31日,抗日軍將臺北城團團圍住,企圖從城牆打開一處缺口,但都徒勞無功,日軍在牆頂,居高臨下,頻頻射擊,將手執陳舊步槍,或拿着五花八門古老兵器的抗日軍打退。

2014年是臺北城建城130週年,北市府要重現「臺北老城意象」,圖爲清光緒年間的臺北西門,原址在今衡陽路、寶慶路交口附近。(臺北市文獻委員會提供)

圖爲清代「巖疆鎖鑰」臺北城北門景觀。(張立勳翻攝)

臺北城北門舊照。(黃天強翻攝)

爲了奠定臺北千秋萬世的基業,一磚、一瓦、一石堆砌的臺北城,竟然保護了日本人的安全,真是築城當年所未能料想得及。然而,日本人並未感念臺北城的功勞,爲了都市現代化,他們開始毀城廓、修道路,他們將城牆及西門門樓加以拆毀,僅只殘留東門、南門、小南門、北門等四座門樓而已。

殘存的4座城門,在日據時代曾一度有再拆毀計劃,但是經過一次激烈的論爭,終因臺灣總督府圖書館館長中山樵等學者的堅決主張,表示不僅不能再毀壞,而且還需指定爲臺灣史跡名勝,才被保存下來。

而北門甕門上那塊石額長約1公尺半,高約40公分。右上款刻有「光緒壬午年」,左下款落「良月吉日建」,未署撰者姓名,中刻提:「巖疆鎖鑰」4個大字,也於日本人拆毀北門城牆後,將它送至日本總督府邸(今臺北賓館),壓在後花園的涼亭亭腳之下;新興海洋帝國的日本佔領臺灣,作爲其帝國疆域的「南門鎖鑰」,當然對此「巖疆鎖鑰」不屑一顧。這塊石額雖一度被人所遺忘,所幸於1981年,終重新讓人發掘出來,重被安置於此門門前。

日本殖民政府,以「城內」被城牆困住,阻礙都市發展,於是在「市街改正」的都更計劃下,拆除城牆。

臺北城府被毀了,但是城內、城外的區分,仍然存在,由於日本人盤據在城內,因此一道無形的鴻溝被築了起來,他們加緊城內的建設,使之成了全臺首善之區,城外的艋舺、大稻埕等臺灣人居住的地區,與之比較起來,則蹭蹬於後。

【未完待續】

本文節選自《臺北老街【30週年暢銷紀念新版】》,作者:莊永明,時報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