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中科院往事追憶/核武風雲在臺灣(八)(朱偉嶽)

毛澤東(左)與史達林合照。(本報資料照片

農業社會長成什麼樣子呢?各讀者請看蔣夢麟着<西潮>一書,大致可知曉其輪廓鴉片戰爭時的英國,是當時世界首屈一指的工商業國家,其全國農民爲少數,多數爲居住於城市的工商業人士中國人在鴉片戰爭中,見識了西方效率以及船堅砲利,乃有亡國滅種危機感,使全國上下,認清了這是「三千年未有之變局」。故在鴉片戰爭以後,承擔治國重任滿清大臣們,才和皇帝王公們一同搞起「辦洋務」、「廢科舉」的大業

但農業社會累積了好幾千年的沉痾,並非清朝朝廷「辦洋務」、「廢科舉」的腳步可輕易滿足,許多國人還是覺得太慢。在這種氛圍下,孫中山(1866~1925)才能號召激越的青年志士,奮起推翻滿清,創建共和,在政治體制上先做改革,希望快速革故鼎新,期使中國馬上富強起來。而嚴酷的現實是,華夏中國基本上還差不多是一個百分之百的農業國家。除了有極少數的鐵路公路港口建設外,全國幾乎沒有公共建設。全國除勉強有點機械加工紡織業之類點綴於大都市之間外,幾無任何像樣工業。連郵局海關,都是由外國人經營

初創中華民國不祗是一個早熟的共和國,實際上全然是一個虛有其名的空殼子。因爲她的社會結構改革,遠遠落在政治體制改革之後;民國初年的割據混亂,真是勢所難免。故孫中山做了大總統,仍要高叫「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一直叫到他於民14年(1925)辭世。在孫中山之後,果然出了兩個出色的同志,繼續領導羣衆大搞其革命,那就是蔣介石(1887~1975,比孫中山小21歲)和毛澤東(1893~1976,比孫中山小27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