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打了自己的臉

山腳 圖/Ms.David

一般人對司馬遷的《史記》評價相當高,除了它是中國第一本「正史」,開啓了後代由朝廷編史的先河,最重要的則是,它的文字華麗,也是一本很棒的文學書。

不過,畢竟是「史」記,歷史還是主要架構,而司馬遷寫《史記》時,除了參考的書籍有限,有很多資料得靠「口傳」,加上寫作工具只有布帛或竹簡,和發展初期的毛筆,在寫作時,寫到後面很難照顧到前面,校對工夫也沒做得到位,使得在敘述中,常常有前言不搭後語的地方。

甚至同一件故事,在書中這裡講的和在另一邊講的,完全不同,甚至有矛盾之處。看了會讓人傻眼!

例如,孔子殺少正卯這回事。

■司馬遷的時間沒喬對

孔子一生,被記載下,唯一一次曾動用司法手段處死過的人,就是少正卯。但這一段在時間上出了問題,讓人懷疑到底有沒有這回事。

孔子殺少正卯的事在《史記.孔子世家》中有記載,是發生在魯定公十四年(當年孔子五十六歲),他擔任大司寇(相當於現在的司法部長)的時候,把擾亂魯國政事的少正卯殺了(處死)。

我的問題不是孔子爲什麼要殺少正卯(這其實也有不同說法),而是,孔子到底有沒有動用司法手段,將少正卯處死。

我們來看同樣在《史記》裡的「衛康叔世家」中,記載着衛靈公「三十八年,孔子來,祿如魯」,意思是,衛靈公三十八年,孔子到衛國,薪水領的跟在魯國一樣。

有趣的是,「衛康叔世家」裡提到的衛靈公三十八年,是魯定公十三年(公元前四九七年,根據『十二諸侯年表』),「孔子世家」中雖有提到孔子在衛國的事,但沒提孔子是哪一年去衛國的,反倒是提到,在衛國只待了十個月,第二年(魯定公十四年),孔子從衛國去了陳國,十五年又從陳國去蔡國。

也就是說,在史記自己寫的孔子殺少正卯的魯定公十四年,對不起,那年孔子不在魯國,而是在陳國,或者蔡國,想想看三千年前的交通,他怎麼可能還有大把時間回魯國去殺少正卯,難道是搭飛機,或開着特斯拉、 賓士、BMW,甚至發臉書微信或Line,要那邊的人判少正卯死刑嗎?

■孔子殺少正卯故事哪裡

來的

前面講過,司馬遷寫《史記》時,能參考的資料不多,有關殺少正卯的事,《史記》中記載的年分不對頭,不過,在《史記》之前唯一有記載的是《荀子》,大概就是《史記》的參考書。

我們先來看這個故事的原貌。

在《荀子.宥坐》中提到,孔子在魯國擔任大司寇的時候,把少正卯殺了(以司法手段處死)。門生們知道後,都來見孔子,但都不說話,心中的疑慮顯然是一樣的。最後子貢進去,問老師道:「少正卯是魯國知名人士,先生才當政,爲什麼就把他殺了?」

孔子則給少正卯列了五條死罪,說他用心險惡、行爲詭異、虛僞、妖言惑衆,雖然有學問卻是壞蛋一個,brahbrahbrah,所以要幹掉。

除了《荀子》外,少正卯事件就沒有其他地方記載了。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論語》,這是由孔子弟子門人記錄孔子一生言行思想的著作,如果孔子殺少正卯是真的,這麼大的事怎麼沒被記錄到《論語》中 呢?更何況,在《荀子》中還提到了門生子貢。

孔子死於公元前四七九年,荀子生於公元前三一六年,兩人相差一百六十三年。怎麼孔子門人整理的書沒有提,反而是晚了孔子一百六十多年的荀子首次披露孔子殺少正卯的整個事件,荀子的根據又是什麼?

就像我說,和珅根本是乾隆在外面風流時,搞出的私生子,所以乾隆才能對和珅怎樣怎樣……你信嗎?連同時代的鄉野傳說和稗官野史都沒提這事,怎麼會輪得到乾隆死後一百六十多年後纔出生的我來獨家八卦呢?

如果再考慮到孔子的儒學思想,講究的是行仁政,反對嚴刑峻法的理念,我不太相信孔子殺少正卯這回事。

除了殺少正卯的時間兜不攏之外,《史記》中自我打臉的地方還有項羽之死。

■項羽真是自刎而死嗎?

我記得大學在上《史記》課時,老師每每講到項羽,情緒特別激動,特別是烏江自刎那一幕,相當悲壯。

據《史記.項羽本紀》記載,楚漢戰爭中項羽被劉邦打敗後,項羽帶領八百人馬突出重圍,來到烏江江畔,這時烏江亭長勸項羽趕快渡江,以圖東山再起、報仇雪恨,可是項羽卻笑着說:「天之亡我,我何渡爲!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

大意是說,老天要滅亡我,我還渡江干什麼,而且我項籍(項羽的本名)帶着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到西邊來,但今天沒有人生還,就算江東父老可憐我,還是把我當他們的大王,但我有什麼臉見他們,他們就算不說什麼,我能不慚愧嗎?

說完這些話,項羽就拔劍自刎而死。

這種說法出自太史公司馬遷之手,距項羽之死年代較爲接近,描寫得非常慷慨激昂,千百年來,項羽烏江自刎的故事,不斷被後世之人重溫,他的死,也成爲中國古典時代英雄氣概和貴族精神的代表。

但很有意思的是,司馬遷在每篇故事的結尾,都會來個太史公曰,代表他的評論,司馬遷在寫完項羽的故事後就評論:謂霸王之業,欲以力征經營天下。五年卒亡其國,身死東城,尚不覺寐而不自責,過矣。

這段不另做翻譯,但有一句值得注意,就這四個字:「身死東城」,不是身死「烏江」。

中國一個學者馮其庸二○一六年在他的一篇文章《項羽不死於烏江考》中,做了實地勘查考證,發現項羽的確死於東城,地點在今天的安徽定遠縣,此地離烏江有一百二十公里遠(大約是新北市到臺中市的距離)。

其實再早之前,定遠二中的老師計正山,就曾考證出,項羽並非在烏江「自刎而死」,而是在定遠東城就被「搏殺而死」,而且是被五人聯手幹掉的。

計正山的考證依據,就是司馬遷自搧耳光的《史記.樊酈滕灌列傳》,文章記載:「項籍敗垓下去,灌嬰與御史大夫受詔將車騎別追項籍至東城,破之。所將卒五人共斬項籍,皆封列侯。」

大意是,項籍(項羽),在垓下被打敗,灌嬰等人率部隊追殺到東城,又打敗他。灌嬰率領的五個將領一起幹掉了項羽,這五個人後來都升了官。

至於爲什麼會有自刎的說法,我的猜測是,司馬遷先如實寫完「樊酈滕灌列傳」之後,隔了很久,在寫「項羽本紀」時,都忘了他之前怎麼寫項羽之死的,現在又想要塑造他成爲英雄(從他將項羽故事列入專寫帝王的本紀,就知道他非常敬佩項羽),就讓他拔劍自刎。

畢竟英雄自刎的悲劇效果,大於被殺的「窩囊」,也更容易生起讀者的激情和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