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北茶園始於1901年

俄羅斯茶葉消費大國。俄羅斯人每年要喝掉17萬噸幹茶葉,比英國人還多,他們甚至想辦法在自己寒冷的國土上開墾出茶園

世界上最靠北的茶樹生長在俄高加索地區,距離2014年索契冬奧會滑雪場和一級方程式賽道只有一個半小時車程。雖然這一位於莫斯科以南1400公里處的俄羅斯最佳度假勝地每年要迎來數百萬遊客,但只有極少數的人會來到高山茶園,而且很少有人知道,俄羅斯土地上種植着喜歡溫暖氣候的茶樹。

人們在茶園採摘茶葉

俄羅斯茶葉的鼻祖

從亞熱帶植物茂盛的索契海濱到索洛赫—阿烏爾村僅有一條蜿蜒狹窄的山路相連。“注意牲畜”的警示路牌比汽車還要多,因爲當地山民祖祖輩輩從事畜牧業。直到1901年,61歲的伊烏達·科什曼和妻子馬特列娜從鄰國格魯吉亞徒步來這裡時,這一狀況才發生改變。

之前,這對上了年紀的夫婦蘇呼米茶葉分裝廠工作,退休後在村邊買了一幢小房子,還在房子周圍開闢了菜園,種下了用肩袋背來當地人不認識的灌木。3年後,他們開始邀請鄰居們來品嚐自家茶葉。

現在的索洛赫—阿烏爾只有約50幢木頭房子,位於菲什特山山坡上,山峰7月還是白雪皚皚。一條石頭小路通往一幢白色木頭房子,牆上掛着一塊小牌子,上面寫着“科什曼故居”。“科什曼夫婦在這裡住過,”博物館管理員葉蓮娜·扎維柳哈介紹說。走進小小的房間,裡面只放着兩張牀、一個木箱,牆上掛着這對夫婦的相片。相片中白頭髮的男主人留着捲曲鬍子女主人戴着白頭巾

“在這裡加工茶葉,”葉蓮娜打開隔壁房間的門,一座俄式磚爐佔去房間的一半,另一半放着一張木桌,桌上堆着一些捲曲的幹茶葉。從小窗戶望出去,可以看到院子裡的茶樹,那正是科什曼夫婦1901年栽下的。夫婦二人去世後被安葬在這片茶園中。“這是俄羅斯最老的茶樹,”葉蓮娜說,“照料得當它們可以活500年。我們每年都採摘茶葉,製作我們自己的博物館茶。”

奇蹟

俄羅斯人主要喝發酵紅茶。製茶時先將新鮮茶葉揉搓、捲曲,擠出汁液以加快發酵過程。“現在工廠裡都用機器卷茶,但20世紀初科什曼夫婦都是徒手卷茶,”葉蓮娜說,“我和女兒曾嘗試過,在自己家裡揉搓了1公斤新鮮茶葉,結果手疼了一個星期!那可是非常辛苦的勞動。”

擠壓出汁液的茶葉在爐子裡稍微烘烤,然後在屋外的敞篷裡陰乾。伊烏達·科什曼要沿山路走上40公里,將這樣製成的茶葉拿到索契的市場上出售。索契的商人們聽說這位大鬍子山民是從那裡弄來這種香氣撲鼻的新鮮茶葉之後紛紛嘲笑他,索契山上冬天氣溫低於零下10度,這種熱帶植物怎麼可能存活

科什曼向俄羅斯科學院寄去了幹茶葉樣品。科學院的回信中說,俄羅斯帝國格魯吉亞以北的地方不可能栽種茶葉,並奉勸這位沒受過教育的農民別再異想天開。直到俄國革命後的1920年,科什曼開啓的事業纔得到政府的支持,索洛赫—阿烏爾村周圍發展起了茶園。到1970年,茶葉年產量達到7000噸,蘇聯專家培育出了特殊的耐寒品種茶樹。

古老傳統

在博物館的咖啡店裡,葉蓮娜用開水涮洗一隻白色茶壺,撒進一小把金黃色的茶葉,然後從一隻銅水壺中倒進開水。俄羅斯茶葉的味道不濃,茶湯顏色較淡,但回味非常豐富,既有水果的清香,又有淡淡的花香

伊烏達·科什曼成立的“索洛哈烏爾茶葉”公司如今擁有60公頃茶園,規模比俄羅斯茶葉栽培業陷入經濟危機的25年前稍小一點。茶葉採摘從春天開始,此時山上的積雪剛剛融化。採摘季節由公司總經理開啓,他從科什曼墳墓旁的茶樹上摘下第一片葉子,然後工人們纔開始採摘,從4月到10月,用雙手採摘幾十噸茶葉。之後的加工程序就要使用現代化的機器了。直到不久前,包裝好的紅茶和綠茶還只能通過互聯網或在索洛赫—阿烏爾村才能買到。2年前這種俄羅斯茶葉纔再次出現在超市中。

“不過,在茶葉的老家科什曼宅院沖泡的茶,總是跟在商店裡買到的不一樣,”葉蓮娜說。她從索契的一所中專學校畢業後回到家鄉索洛赫—阿烏爾村工作。她說,每年都有遊客在索洛赫—阿烏爾村住上幾周,親自體驗茶葉採摘。茶園在山上,要騎馬才能到達。和科什曼時代一樣,茶葉要徒手採摘,這是俄羅斯的度假勝地奇蹟般保留下來的正宗經驗和古老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