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阿富汗撤軍 拜習會恐難產(孫揚明)

美國總統拜登19日接受「ABC News」的獨家採訪,表示塔利班面臨如何被國際看待的生存抉擇。(圖/美聯社)

自拜登政府的副國務卿雪蔓天津行之後,外界對在G20峰會上可能出現「拜習會」有了各種想像,但在近日美國自阿富汗混亂撤兵後,情況已出現變數,中美須面對新局勢,拜習會已出現變數。

拜習會的重大變數,主要在於華府的內部與北京對拜登政府的評估。首先,美國內部的政治鬥爭目前處於方興未艾之際,拜登政府能否有效執行政策,加上政治結構的問題,兩者糾結且相互影響,使得未來情勢難於判別。美國當前國會的兩院結構本已大大限制了拜登政府的政策空間,再加上自川普以來已近乎完全對立的兩黨意識形態,更使得拜登政府處處遭到掣肘,對中政策舒緩更是難中之難,能大致維持一個較川普時代稍好的「冷和」局面已是上上大吉!

傳統以來,美國期中選舉執政黨遭敗本就屬常態,2022年的選舉已使得拜登的政策空間遭到限制,最慘的是,這次阿富汗撤軍行動幾近潰敗式的混亂,更使得拜登的民意支持度跌至上任以來的谷底,這更大大增加了明年期中選舉失敗的可能性。

若原先就被認定僅有一任的政府,還在期中選舉敗選,則拜登政府甚至提前跛鴨都是可以預期的;甚至會進而損及整個民主黨在下一任大選中獲勝的機會。

雖說「抗中」已成國會兩黨一致的態度,但兩黨仍是各自暗藏盤算,就連最近的7.5億美元對臺軍售也扯入其中。共和黨衆院人士指控民主黨不肯幫臺灣,所以外委會主席米克斯把此一軍售遲滯了兩個月 ,且在支持臺灣及反中的法案上予以淡化,衆院民主黨所推的反華法案也不如參院;但民主黨則認爲這是扭曲,而目的在於選舉。真正的圖像很簡單:臺灣已在美國的反中架構下,成爲內部鬥爭的棋子。

最近美國在對臺議題上與中國的含混衝撞,更使得北京不耐。北京目前的認定是,在中美議題中,臺灣議題本就是重中之重,如果在美國沒有任何承諾的情況下接受拜習會,就等於吞下或認可了美國當前在對臺政策上的作爲。更何況,就在大陸外長王毅與雪蔓會面時,還曾特別提到臺灣問題,然後美國就出現了軍機赴臺與對臺軍售,這根本是直接挑戰北京的底線。

北京未嘗不會考量,若是要與一個不確定能穩定多久的政府達成協議,可能是個黑色幽默。如果北京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與拜登政府談判,甚至尚未達成協議時,拜登就已在期中選舉敗選,那所有的努力都將付諸流水。

但更糟的是,如果拜登政府甚至提前跛鴨,而未來可能再出現一個共和黨的「川普們」政府,則中美關係可能惡化。在這樣的情況下,就北京而言,要遏制臺獨的發展,可能更多的是要依靠本身的力量,而非美國的承諾。這也是近來大陸武統之聲高漲的原因。

阿富汗的狼狽撤軍牽動美國的政治情勢發展,拜習會的舉行是否仍屬必要?對中、美哪方的利益更大?將重新被衡量,因此難產的機率也升高了。

(作者爲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