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防範「假博士」機制(呂志翔)

蔡英文總統身陷論文門。(圖/本報資料照)

(圖/取自林環牆臉書)

蔡總統的「論文門」風波已延燒2年多,「一個真相、各自表述」,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目前看來爭議難有平息之日。政客來去穿梭如織,相關博士論文及學位事件或許隨着時間逐漸被淡忘,但對臺灣學術倫理、教育行政管理、乃至民主法治隱然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

針對蔡英文博士論文及學位的指控,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一再呼籲,「期盼社會各界以LSE(倫敦政經學院)校方的正確資訊爲事實基礎,勿受錯假訊息所誤導,也勿以訛傳訛。」現階段與其陷入難有交集的事實認證,不如以國際案例與經驗爲借鏡,從提升學術專業、倫理,建立社會共識的角度,導正部分政客不擇手段取得博士學位的風氣。

澳洲學者布芮泰格就認爲,公衆人物涉及論文及學位弊端,當事人固然要負責,真正的警訊是,他們的行爲反映了普遍深植社會內部的症狀。

政客的論文與學位爭端古今中外莫不皆然,《德國之聲》報導,在過去10年至少有20位普受尊敬的德國政治人物陷入學術操守問題,包括曾被視爲政治明星的前國防部長古騰伯格、前教育部長莎萬等,他們不但被迫辭職並喪失博士學位。甚至德國籍的歐盟執委會首位女主席範德賴恩的博士論文曾被懷疑,但因情節不重安然無事;目前代表「綠黨」競選總理的蓓爾伯克也遭政敵質疑她的「LSE」博士學位不清不楚。LSE曾涉及前利比亞獨裁者格達費的兒子賽伊的博士學位醜聞,難免予人LSE學位「含金量」不高的印象。

英國人對擁有博士學位相對低調,而在美國一般社會對博士頭銜不會特別重視,但在許多國家想要出人頭地的最佳捷徑就是頂着博士光環,這種特殊歷史與文化背景也造成了博士論文及學位爭議層出不窮。

德國是高度民主法治社會,即使涉及論文與學位醜聞的政客黯然離去,仍難以彌補對學術專業、倫理及誠信的傷害,德國內部也因此反省,設立非政府組織,建立監督、防範假論文的機制。

政客的剽竊、甚至造假的博士論文或學位如同傳染病擴散,在法制化較低國家所造成的政治及社會成本難以估算,研究報告顯示,在俄羅斯,涉及博士學位醜聞的省長無論行事能力及道德普遍低於平均水準,「剽竊是腐化行爲及無能的預告」,這些公衆人物對民主做了錯誤、危險的示範。

教育部也頒佈了《專科以上學校學術倫理案件處理原則》,列出10大類別違背學術倫理的不當行爲,其中包括造假:虛構不存在之申請資料、研究資料或成果;變造:不實變更申請、研究資料或研究成果;抄襲:援用他人之申請、研究資料或研究成果未註明出處等。如教育部、高等學府、學術界及政治人物能建立集體共識與責任,資訊公開化、過程透明化,所有的爭議自然會化解。

(作者爲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