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給「蘇困」一帖良方(楊方儒)

數位券讓民衆可比照紙本或享加碼多重優惠。(示意圖/LINE Pay提供)

五倍券不僅成爲朝野攻防的重點議題,去年因紓困多次道歉的「蘇困」院長,在黨內傾軋後,也從善如流推出免出千元的方案!從三倍到五倍,對蘇內閣的攻擊,也跟着越來越重磅。

去年的三倍券花了23億元印製費用,在野黨以現金髮放的訴求,也一直不被行政體系納入考量。回顧紙本三倍券去年有2151萬人領取,佔比約92.2%,僅有181萬人選擇數位券,佔比僅7%,如果今年五倍券又要花同樣鉅額的印刷費,而且也無法提升電子支付的零接觸目標,確實是舊瓶裝舊酒。

據國發會指出,去年三倍券對GDP貢獻最高達0.53%,每一元的預算可創造實質GDP最高達到1.99元,搭上去年疫情平緩後的「報復性消費」列車,助力去年GDP成長2.98%,寫下已開發國家最佳的罕見紀錄。主計總處最新的經濟預測,今年與明年經濟成長率分別爲5.88%及3.69%,尤其是今年GDP成長「坐5望6」,甚至是11年來最佳表現。

只不過,疫情肆虐了將近3個月,內需與服務業驟然停頓。這直接造成5、6月失業率暴增至4.11%、4.8%,6月失業人數更是高達57萬人,較5月大增8.1萬人升。一邊是製造業與出口暢旺,創造的GDP榮景,一邊是觀光與餐飲造到衝擊,造成的內需與就業失落,確實都是臺灣經濟的一體兩面,也造成蘇內閣的左右爲難。

這就像政府希望引領傳統產業趁着疫情危機,順道進行數位轉型,但自己還是口嫌體正直,紙本五倍券還是成了印刷廠的嘴上肉,之後還會大排長龍,苦了郵局與超商的第一線發放人力。

普發現金可能會被民衆存了起來,三倍券綁定信用卡與各種電子支付,使用率確實低落。可行的解方是,央行實驗中的數位新臺幣(CBDC),可以透過限期使用的方式,「超前部署」讓民衆手機都下載加密貨幣錢包APP,一次領取5000元金額。

大陸人民銀行力推的數位人民幣,已經在成都、深圳、蘇州、雄安新區試點進行,橫跨生活繳費、餐飲服務、交通出行、購物消費、政府服務等支付場景。截至今年上半年,已經有超過2000萬人開立「錢包」,累計超過7000萬筆交易,金額則達345億人民幣。

美國聯準會也持續對數位美元積極擘畫,9月將會有明確政策宣示。因爲如果聯準會撒手數位美元不管,就有可能被「臉書幣」彎道超車,更會讓加密貨幣領域已然廣泛使用的USDT與USDC,不僅趁機坐大,甚至未來可能會山寨稱王。

如果臺灣人的手機中都因爲要領取五倍券而裝上了數位新臺幣的錢包APP後,比特幣與以太幣等主流加密貨幣,同樣也可以存入其中。過往區塊鏈與加密貨幣產業的高門檻,也將一夕輕易跨越,成爲臺灣新興產業發展的重要契機。

(作者爲鍶科技暨幣特財經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