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連胡會是國民黨再出發的起點(陳勤浩)

(本報系資料照片)

阿富汗變天事件帶給臺灣民衆極大的震撼。2016年以來,民進黨當局倚美謀獨,不斷操弄反中動作,導致臺海風高浪急,兵兇戰危,臺灣人民亟盼有人出來和大陸方面溝通,避免擦槍走火引發戰爭。

尋求連任的中國國民黨主席江啓臣日前接受媒體專訪表示,他認爲接下來國民黨在兩岸關係的改善應扮演積極的角色,也主動拜託馬英九,若他連任,有機會推動兩岸交流,非常希望馬擔任代表赴陸交流,馬也有點頭。而他自己,只要水到渠成也責無旁貸。

曾在新加坡上演「習馬會」的馬英九,若如江啓臣所願,屆時能以國民黨主席特使身分登陸舉行「習馬二會」,自是好事、美事。但如果勝選的是曾於2015年5月在北京與習近平握手言歡,表示要對歷史負責,對下一代負責的朱立倫,是否可改變其當選後的出訪計劃,率先登陸爲推動兩岸交流破冰通航?

朱立倫在參選宣言中稱:面對今日國民黨的困境,身爲黨的一分子,責無旁貸,他要邀請大家一同加入改變的行列,改變國民黨。並誓言要無私無我,帶領國民黨打贏2022、2024選戰重返執政。而在備受矚目的兩岸政策上,朱立倫着墨不多,只一筆帶過重申會延續黨章、黨綱中的重要基礎,希望「求同尊異」,讓兩岸更和平。當被問到兩岸事務上有何具體作爲時,則閃爍其詞,不願多言,顯得謹小慎微。

2016、2020兩次選戰大敗後,在中美戰略博弈大環境的影響和民進黨執政當局倚美反中的操弄下,國民黨一些人在兩岸事務上顯得輒得咎,退縮保守,明哲保身,缺乏理性思辯的能力和據理力爭的勇氣。也許這是國民黨的醬缸文化使然,在這種文化薰陶下難免少了些理想色彩,多了些現實主義。也難怪,在當今臺灣的政治生態中,爲了政黨的生存和利益,打贏選戰是必須的;然而,作爲一個曾在中國近代史上叱吒風雲的百年政黨,在關係國民黨方向與道路的選擇上,在事關臺灣的歷史歸宿與2300萬黎民百姓的安危禍福問題上,國民黨應該有個更大格局的戰略目標和兩岸論述。

國民黨的確需要改變,但改變什麼,爲何而改?就爲着打贏選戰重返執政嗎?執政又爲何?就爲着繼續偏安一隅,過小確幸日子嗎?爲什麼在執政的2014年,還會發生佔領立法機構、衝擊行政機構的「太陽花」學運?爲什麼2016年會丟掉藍營江山?爲什麼2020年在2018「九合一」大獲全勝的基礎上還遭遇滑鐵廬?這些讓藍營刻骨銘心的經驗教訓,國民黨有認真徹底檢討反省過嗎?

2019年2月,時任黨主席吳敦義接受採訪表示,國民黨若重返執政,將推動簽署兩岸和平協定。此話聽來似曾相識,馬英九2008年競選時就說過,2012年競選連任又說過,但執政後均相繼跳票。若有心要推動和平協定,在野就不能促進推動嗎?想想16年前,陳水扁大搞「一邊一國」、「公投制憲」,把臺海推到戰爭邊緣,當時已經過兩次大選失敗的連戰主席,不顧扁當局的抹紅抹黑,不懼前往機場路上反對者的棍棒阻嚇,登陸破冰實現舉世矚目的「胡連會」,發表了推動兩岸關係進入歷史新階段的「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國民黨兩岸政策的重大改變和突破,獲得了泛藍民衆和大批中間選民的擁護和支援,終於在2006、2008攻城掠地實現綠地變藍天。

國民黨的確需要改變,但要改什麼須細思量。孫中山先生創建中國國民黨的初心就不能改,黨德黨魂不能改,理想信仰不能改,現階段維繫兩岸和平穩定開展兩岸交流協商的政治基礎九二共識更不能改。因爲九二共識有它的獨特功能:一是兩岸雙方均堅持一中的原則性,二是共同謀求國家統一的指向性,三是擱置爭議求同存異的創造性模糊,體現了雙方求同存異以和爲貴的中華智慧。如果把其中的創造性模糊抹掉,刻意突顯兩岸對「一中」涵義認知的岐見,九二共識便失去它存在意義,而失去了這個兩岸協商談判的政治基礎,國民黨又如何勝任推動兩岸交流的積極角色呢?茲事體大,國民黨須謹慎爲之。

(作者爲北京清華大學兩岸法政問題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