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搶救疫情焦慮症(趙政岷)

位於臺北車站的疫苗接種站,有不少民衆排隊等候施打疫苗。(資料照/粘耿豪攝)

國內新冠疫情大爆發,有人說每日1500個確診案例很快就會到來。儘管臺灣疫情已比國外好太多太多了,但一股不安與焦慮正籠罩着大家。政府除提早用理性科學方法、及時部署醫護資源,做好社會行爲新規範外,也必須做好感性溝通,搶救民衆的焦慮大流行。

焦慮是一頭怪獸,它無處不在,一直都在,在過去幾年內,它支配着我們的生活,已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2020年初新冠肺炎在全球爆發時,就已看見這個現象。只要新發現病毒,科學家就拚命研究其特性,瞭解它多容易傳染、多致命。及至今日病毒仍有許多不確定性,而我們的大腦一旦無法得到準確資訊,就容易根據看見的報導編織出充滿恐懼的故事,包括經濟危機、失業的可能性、要不要讓孩子去上學、疫苗要打幾劑等等。如今俄烏大戰,焦慮更加深加強。

任教過麻省理工、耶魯、麻薩諸塞大學醫學與精神醫學副教授,現爲布朗大學正念中心主任的賈德森.布魯爾新出版了《鬆綁你的焦慮習慣:善用好奇心打破擔憂與恐懼的迴圈,有效戒除壞習慣的實證法則》一書強調,恐懼本身並不等同於焦慮。恐懼是一種適應的學習機制,會幫助我們生存。相反地,焦慮是適應不良的,我們用來思考及計劃的大腦在缺乏足夠資訊時更會失控。而「焦慮」的誕生是「恐懼」加「不確定」的結果。人類進化需要恐懼,卻不需要焦慮。

但焦慮往往隱藏在人們的習慣中,我們會用各式各樣的行爲來讓自己從那些情緒中假裝抽離出來,例如透過酗酒、暴飲暴食、拖延等行爲來排解焦慮。科技的進步往往使我們的焦慮更加惡化,新聞與社羣媒體的發達更使現代人付出更高的生活焦慮代價。

賈德森博士提供了簡單的工具,協助大家從根源消除焦慮的三個步驟:一、察覺你的焦慮習慣迴圈。找出起因察覺它,就能帶來很大的改變。二、更新你的大腦獎勵系統。譬如戒掉焦慮就吃甜食的壞習慣,纔不會讓焦慮潛藏。三、建立良好的新習慣。用好奇心與察覺焦慮從何而來,用集中注意自己的呼吸過程專注於當下。只要透過以上回路的改變,人們就能免除焦慮的困擾。

在電影《絕地救援》中,麥特戴蒙所飾演的角色發現自己被困在火星,同伴以爲他死了都已逃回太空船,他做的決定是穿着可愛的航太總署連帽衫,在小小的火星基地裡,激勵自己:「面對這樣的困境,我只剩下一個選擇,我必須用科學來整治這裡。」沒錯,當疫情籠罩,未來充滿不確定性,你能做的是適度的恐懼堤防,而不是焦慮。

「焦慮不會解決明日的煩惱,卻會帶走今日的和平。」面對即將更惡化的臺灣疫情,執政者該給大家的不是灌輸焦慮與恐嚇,而是有所恐懼的科學突破與人心安定,從根源消除未來的不確定性,擁抱社會的正向力量。(作者爲臺北市出版公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