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若中國摸着德國過河(石齊平)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左上)、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右上)、以及德國總理梅克爾(左下)、法國總統馬克洪(下排中)和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舉行重量級視訊會議,共同見證中歐簽署歷史性投資協定。 (美聯社)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最近不少跡象顯示,德國或將成爲中國最新的學習對象,不再是美國了。

鄧小平曾說,「摸着石頭過河」。其實,指的不單是改革開放之後,之前,就是如此了。 1949年新中國成立,首先借鑑的是蘇聯模式,在蘇聯協助下建立了完整的重化工業體系,但那一套缺乏效率的計劃公有體制在1979年改革開放之後就揚棄了,改採美國模式的市場經濟,但社會主義還是本,所以叫「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美國模式之外,也兼採日本模式及四小龍模式,前者如策略性產業發展,後者如出口加工區或特區等,當然並非照抄照搬,而是有所調整改良,兼容幷蓄,結果就成了「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有趣的是,爲什麼接下來會想到以德國爲師,想學「德國模式」了?

應該說,以資本主義爲本質的美國模式,一路下來也學了40年了。好的學了,不好的也學了。前者體現在讓中國大陸的生產力獲得了充分的釋放,GDP快速增長,超過了日本直追美國;後者,則體現在貧富差距拉大、環境生態破壞、疏忽貨幣、財政紀律,縱容資本無序擴張,忽略職業教育及中小企業發展等等,這些問題有些在現有體制下通過政策調整可作部分改善,有些則因涉及到發展哲學、意識形態及體制設計的根本差異,必須有全盤的及深層次的反思、比較與學習,此即「見不賢而內自省也。」但「賢」,爲何就是德國呢?

當代資本主義源於西方,但西方有歐與美之別;若僅就歐洲而言,又有北、中、南、東歐之分,彼此差異又如何比較取捨?先論歐與美,雖然同爲資本主義,但卻有極大差異,歐洲資本主義多兼容社會主義,許多國家體制本就號稱「市場社會主義」;美國的資本主義則是純粹資本主義,基本不存在社會主義,甚至反對、歧視社會主義,這也是當今美國面臨諸多發展問題而難以改善的根本原因。

至於北、中、南、東歐之間,由於地理因素、種族特性及歷史背景,其資本主義也各具特色,大體而言,東歐政府色彩相對明顯,效率偏低;南歐則屬享樂資本主義,易發生債務危機;北歐則是高質量高人文的資本主義,學習門檻較高;中歐若以德國爲代表,是「社會市場經濟模式」的資本主義,具有明顯的人文、自然、認真、負責、高質量、可持續的發展倫理。應該說,德國模式的發展倫理與哲學跟中國的民族性格與文化特質是相當契合的。

從「德國模式」,中國或許可以得到如下的啓發:一、在宏觀調控方面,揚棄美國路線,更加重視貨幣紀律與財政紀律。二、在民生領域公共政策方面沒有炒作的住房政策、高度重視職業培訓與工匠精神的教育政策、普及醫療服務及提高醫療品質的醫療政策,集中小規模的城市規畫等。三、如何兼顧企業發展、企業文化與企業倫理。

應該看到,凡事均爲明顯異於美國美國模式的「有德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若以「德國模式」爲他山之石加以攻錯,那麼「中國模式」有朝一日超越「美國模式」,相信可以期待。(作者爲鳳凰衛視資深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