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以綠爲名的不定時炸彈(魏國彥)

深坑某間電器公司大火,導致雙北多處瀰漫燒塑膠的刺鼻味,影響範圍非常廣。圖爲消防人員灑水降溫。(本報資料照/高鈞麟攝)

2月20日新北市深坑的一個倉儲廠發生大火,起火原因是倉儲中的藍芽耳機7000顆鋰電池持續發熱,引發骨牌效應,引燃倉儲中其他物品,如燈具等,散發出濃煙,惡臭飄散,影響雙北12個區的居民,引發民怨,留言灌爆兩位市長的臉書。

這一場大火燒出了許多新問題。首先,居民因惡臭而呼吸困難,因此陳情反映,但是環保局的檢測人員說「空氣品質仍屬正常」,未達到通報的水平;空氣有沒有毒,一時也沒有答案,需採樣後送到特定的實驗室進行微量檢定,才能知道有沒有大家所擔心的戴奧辛、氟化氰等有害氣體。民衆不解的是,明明就惡臭難聞、呼吸困難,爲什麼環保單位仍一副天下太平,請大家安心的老神在在?

確實,環境部早已經設立了空氣品質監測網,資訊公開透明,民衆只要下載「環境即時通」APP,隨時可以看到所在位置的空氣品質。深坑火災期間,鄰近區域的空氣品質指數(AQI)遠低於紫爆水平(200),PM10及PM2.5細懸物量每立方公尺在20與70微克之間起落,也未達警戒標準。公務員依法行政,我們很難從行政的角度究責,這顯示了現行法規還有些死角。

問題出在深坑倉儲大火是一種新興形式的火災,起源於鋰電池的「熱失控」(thermal runaway)。政府的法規、撲滅此類火災的方法,及所牽涉到的環保、公衛、防災、倉儲、住商等體系如何防範與應變,都還沒有建立適切的規範與流程。

事實上,鋰電池的工作溫度範圍很窄,在15°C與45°C之間,一旦電池單元的溫度逸出這個範圍就會發生升溫連鎖反應,溫度從60℃開始爬升,能一直上升到400℃的高溫。升溫過程中只要周邊有其他可燃物質就能引起火災。而鋰電池本身並不產生火焰或爆炸,只是不斷升溫,提供源源不絕的熱能。最新的火災案例發生在南京,23日凌晨南京一棟26層民居大樓發生大火,起因是位於第2層架空層中的電瓶腳踏車充電時起火,火勢往上竄燒,造成15位居民死亡,44人受傷。

根據索比.儲能網站(https://cn.solarbe.com/news/20221101/57114.html)的統計,從2017年5月到2022年4月約5年期間,全球較大規模的鋰電池儲能設施發生70次火災,所涉及的總規模超過400萬千瓦時(4GWh),設施包括儲能集裝箱、太陽能、風力發電站、電動車工廠等,都是「2050淨零排放」中能源轉型的關鍵設施。

未來,我們勢必要有更多的電動車,在ESG大趨勢中,大樓中會有更多的充電樁,鄰里中有各種鋰電池倉儲,遍野的風光發電場邊站滿儲能箱,在「以綠爲名」的作爲中,我們在身邊將埋下更多不定時炸彈。

(作者爲臺灣社會責任公益減害協會執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