蝨目魚一夜幹 扒飯美味大公開

現代版蝨目魚一夜幹,用調味料醃製後,經1天風吹日曬就能冷藏享用。(張毓翎攝)

冷凍技術不發達的年代,漁民冬天會搶收蝨目魚製成一夜幹保存。至今,嘉義縣布袋鎮好美里和新塭等地仍可見傳統日曬景象當地耆老說,「早期節儉刻苦,曬好的蝨目魚一夜幹得留到年節,在那之前,吃飯只能眼巴巴望着屋檐下吊掛的蝨目魚一夜幹,光聞氣味就能扒好幾碗飯。」

布袋新塭素有「蝨目魚的故鄉」之稱,沿着臺17線,蝨目魚魚塭、加工場林立。每到冬天,加工業蔡鳳祺除了生產蝨目魚丸、蝨目魚面等產品之外,也會在廠外曝曬蝨目魚一夜幹販售。他表示,秋冬之際,漁民陸續在收成的魚塭進行整池工作零星仍留在池底的魚只,有些漁民將就會將牠們撈起來,做成醃製鹹魚,有人則在門外隨意搭起棚架,就地曬起一夜幹。

蔡鳳祺說,以前魚塭淺,冬天低溫時蝨目魚容易翻肚。因此冬至前,漁民就會將所有魚只撈出來,但因爲早期家戶沒有冰箱等凍藏設備腦筋動得快的漁民,就將這些魚製成一夜幹。

古早味蝨目魚一夜幹必須日曬2天以上,待其外觀呈現金黃色,具濃濃陽光熟成的特殊香氣風味纔算大功告成。蝨目魚一夜幹不僅鎖住魚的鮮甜,也方便保存、料理,成爲這道傳統美食歷久不衰的關鍵

蔡鳳祺補充說明,相較於傳統蝨目魚一夜幹作法,現代版其實多已改良,改用鹽、醬油等調味料醃製後,歷經約1天的風吹日曬,表面封鎖魚鮮美味,就能用真空袋包裝起來儲藏,等到想吃時,再拿出來簡單火烤,無須刻意調味就能品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