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綠友友死不放手

民主基金會補助及人事爭議不斷。(資料照片)

臺灣民主基金會3月改選董事,但自上月韓國瑜掌立院龍頭後,按慣例由院長出任基金會董事長的程序似乎諸事不順,感覺背後總有「看不見的手」意圖阻撓。14日雖經民主基金會「澄清」,開董事會後或許就雲淡風清了,但究竟民進黨在怕什麼,令外界好奇。

如同民主基金會聲明稿所言,政黨代表董事依各政黨立法院席次比例分配,因此民進黨、國民黨、民衆黨分別爲4、4、1席。這聲明稿若早1個月發佈不就什麼事都沒有?且若民進黨遵守基金會章程,官網怎會出現民進黨5席、國民黨4席的爭議?第一時間在官網公佈的政黨代表席次連人名都有,民進黨不解釋清楚原因,卻怪國民黨對「卡韓」大作文章,這不是惡人先告狀嗎?

藍委王鴻薇質疑,即使國民黨加民衆黨5席董事,也無法改變基金會早被民進黨染得「綠油油」的事實。民進黨現有4席政黨代表,但按章程所設的財經代表,卻是民進黨籍的貿協董事長黃志芳,NGO代表是民進黨籍前不分區立委陳秀慧,更別說政府代表清一色都是「綠友友」,民進黨有什麼好怕的?

原因很簡單,就是怕被韓國瑜「戳破」事實,重演「周杰事件」。12日立法院發佈人事令,總務處長周杰調參事;「玻璃1片1750元,報價1萬5」的傳言如果爲真,那就不只是離譜,而是檢調該調查的貪瀆案了。

民主基金會是在政府力有未逮時扮演「二軌」角色,在國際爲臺發聲,但民進黨執政8年,董事都是人事酬庸,補助「國務青旗艦營」的經費還拿去打選戰。面對「韓董」,民進黨真擔心氣球會被戳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