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時尚品牌玩政治

新疆議題中國西方國家激烈爭辯。圖爲新疆兵團第六師105團軋花職工交售新棉。(新華社

瑞典知名成衣品牌H&M以新疆對少數民族「強迫勞動」和「宗教歧視」爲由,取消採購新疆棉花,引來大陸抵制,不少藝人馬上終止與H&M的代言合約。但從過去類似案例來看,並非新疆出了什麼事,而是玩政治有利營銷

不管現在的H&M或2018年D&G(杜嘉班納),或更早的Adidas、Nike,都曾被貼「辱華」標籤。但事件一出,後續的發展如出一轍:撤廣告、找理由總字輩道歉,一年半載事態淡化民衆就忘得一乾二淨,但企業營收直線上升。

回顧D&G「辱華」過程便知其中奧妙。2018年D&G推出辱華廣告,一位女士筷子「窘迫」地夾披薩吃,暗示中國人不懂餐飲禮節,不久被檢舉辱華,但D&G的CEO口出誑言「中國是個屎國」。後果可想而知,民族情緒高漲、網路一片撻伐、全民抵制,明星及品牌大使迪麗熱巴解約代言。中國大陸看似勝利了,D&G大陸年營業額半年下跌近50%,《富比士》當年公佈全球億萬富豪榜,D&G兩位創始人身價縮水150億美元,雙雙跌出排行榜

但戲還沒完。1年後D&G所有店鋪大打折,米蘭大秀重金邀18位大陸代言人到場。可不是,精心佈局戲碼重點在下半段。D&G一舉佔據網路聲量第一,躍升知名品牌前茅,更創造大量銷售紀錄。事後D&G的CEO說得坦白,「不用擔心中國市場,他們是幫我們營銷的螞蟻,一夜之間中國人就都知道了我們的品牌,以後利潤將會彌補我們這次的失誤。」

所以,不是新疆出了什麼事,不是H&M真瞭解棉花田種植過程,更非品牌老總清高到不顧最大市場的利潤,而是爲了自己的利益。因營銷手法證明,玩政治是賺錢的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