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勝於雄辯

2020年的時光,邁着沉重的腳步即將走到盡頭。

放眼全球,善良的人們守望相助、勉力奮爭,滿心期盼“隧道終點之光”能夠在2021年早日來臨,真心相信正義勇敢者能夠贏得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最終勝利。

重大歷史關頭,人類面對重大考驗中國亮出成績單,爲世界注入信心和希望,非同凡響!

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取得重大戰略成果,交出一份人民滿意、世界矚目、可以載入史冊的答卷――中國成爲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三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成就,科技創新取得重大進展,改革開放實現重要突破,民生得到有力保障。這些成績來之不易,歷經艱難險阻,是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戰的結果。

世界上,熱贊中國的聲音此起彼伏,正如德國前副總理兼外交部長約施卡・菲捨爾在西班牙媒體發文所稱道的,“2020年對中國來說是成功之年”。

同樣令世界普遍深感振奮的是,即將踏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中國,致力於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建設更高水平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願意爲各國共享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成果提供更多機遇,堅定不移推動經濟全球化朝着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回望2020年,人們更能懂得,只有忠實於事實,才能領悟並尊崇真理。

逆水行舟,人類離不開智慧助力,更需要真理領航。

(一)

2020年,人類與新冠病毒大戰,世界因這場大戰而變了模樣。

世紀疫情與百年變局交織,世界經濟陷入嚴重衰退,世界進入動盪變革期,人類社會面臨的挑戰層出不窮……

“新冠肺炎疫情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嚴重的全球性危機。”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的斷言並不誇張。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截至北京時間2020年12月30日,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過8000萬例,死亡病例超177萬例。許多國際觀察人士預期,疫情大流行給人類帶來的重創將甚於戰爭。

疫情之鑑,映射出當前全球治理體系存在的短板,有學者將其歸納爲疫情失控、經濟失速、政策失靈、民主失範、治理失序五大問題。以鄰爲壑、隔岸觀火的,拉小圈子、搞零和博弈的,搞意識形態對抗、挖文明衝突陷阱的,頻頻跳出來自編自演拙劣醜劇,散佈“政治病毒”,鼓吹所謂“經濟脫鉤”“平行體系”。

如何從紛繁亂象中洞察實質,如何在歷史維度中把握大勢,如何爲人類發展計、爲子孫後代謀?重大考驗,就在眼前。

必須指出,無論病毒多麼兇猛,國際形勢多麼錯綜複雜,人類都不能失了主心骨,更不能棄守文明底線。

人類生活在一個互聯互通、休慼與共的地球村裡,各國緊密相連,人類命運與共,絕沒有什麼“例外”。“任何國家都不能從別國的困難中謀取利益,從他國的動盪中收穫穩定”,這是任何人都無法改變的事實。

不應忘記,1929年開始的大蕭條持續多年,不斷積聚的矛盾最終催生世界大戰,令人類蒙受浩劫。一個重大教訓,就是主要國家之間缺乏政策協調,彼此採取了以鄰爲壑的貿易政策和貨幣政策,讓全球經濟體系分崩離析。

同樣不應忘記,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後,二十國集團秉持同舟共濟的夥伴精神,把正在滑向懸崖的世界經濟拉回到穩定和復甦軌道。這是一次以團結戰勝分歧、以共贏取代私利的創舉,說明只要各方拿出足夠的政治勇氣和戰略智慧,真誠攜手合作,就能夠引領世界經濟沿着正確軌道向前發展。

“以史爲鏡,可以知興替。”歷次重大災難中的人類教訓和經驗,無不說明唯有正義的力量,方能託舉世界的希望。只有當人類之雄心、決心、信心、愛心,激發出足夠強大的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正能量,人類才能攜手走出至暗時刻。

當前,面對全球性公共衛生危機及由此造成的嚴重經濟衰退,人類拿起團結合作這個最有力武器,比什麼都重要。“世界是各國人民的世界,世界面臨的困難和挑戰需要各國人民同舟共濟、攜手應對,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纔是人間正道。”習近平總書記道出了被歷史證明的鐵律,道出了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大意義。

關鍵時刻,考驗人類文明的成色。各國理當團結起來,堅守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作出無愧於人民、無愧於歷史的抉擇。

(二)

世界發展變化,總有其動因、趨勢和規律。

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來全球發生的最嚴重的傳染病大流行,已成爲公認的當今世界一個巨大變量。在這個變量的驅使下,在個別國家,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甚囂塵上,民粹主義裹挾種族主義沉渣泛起;在世界範圍,各種思潮氤氳交織,文明與矇昧、科學與反科學尖銳對峙。這個變量的影響還在持續加劇,一些國家面臨第二波疫情威脅,各國抗疫情、穩經濟、保民生之路任重道遠,各國決策者的領航定向能力備受考驗。

世人在思考一個問題:同樣經歷嚴峻疫情的大考,爲什麼中國山河無恙?

水有源,樹有根。中國成功抗擊疫情的密碼,蘊涵在有機統一的正確思想和有力行動之中。

觀察中國的思想和行動,世界能夠突出感悟何爲“民爲貴”,何爲“上下同欲者勝”,何爲“民齊者強”。“每個窗戶後面都有配合應對疫情的市民”“中國展現了驚人的集體行動力與合作精神”……在中國實地考察,給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高級顧問艾爾沃德留下了深刻印象。英國學者馬丁・雅克更爲透徹地指出,事實證明,中國的治理體系在應對疫情和隨後的經濟挑戰方面更勝一籌,中國文化在面對疫情時表現出了極強的韌性、凝聚力和團結精神。

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終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親自部署,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一體行動,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動員全社會力量、調動各方面資源,構築起14億中國人民同心戰疫的堅固防線。中國統籌疫情防控經濟社會發展,加強宏觀政策應對力度,推動經濟穩步前行、逐步向好、不斷升級。中國非同尋常的判斷力、決策力、行動力,彰顯深厚的家國情懷、天下情懷,蘊涵牢固的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意識,這也是中華民族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文化底色。

秉綱而目自張,執本而末自從。2020年6月發佈的《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行動》白皮書記錄的事實,堪稱人類奮鬥史上一段經典記憶――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14次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4次中央政治局會議以及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會議、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會議、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會議、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會議、黨外人士座談會等會議,聽取中央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和中央指導組彙報,因時因勢調整防控策略,對加強疫情防控、開展國際合作等進行全面部署;在北京就社區防控、防疫科研攻關等進行考察,親臨武漢一線視察指導,赴浙江、陝西、山西就統籌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進行考察調研;時刻關注疫情動態和防控進展,及時作出決策部署……習近平總書記統攬全局、果斷決策,中國人民有了必勝信心,中國行動有了正確方向

德不孤,必有鄰。中國始終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堅定支持世界衛生組織發揮關鍵領導作用,積極推動國際社會團結抗疫。3月,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應對新冠肺炎特別峰會聲明強調:“我們堅定承諾建立統一戰線應對這一共同威脅”;4月,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強調要戰勝疫情就必須強化基於協調一致和多邊主義的“全球應對”行動;5月,第七十三屆世界衛生大會通過決議,明確認可和支持世界衛生組織發揮關鍵領導作用;9月,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諸多國家的領導人呼籲支持世界衛生組織在抗擊疫情中發揮關鍵領導作用,堅定捍衛多邊主義,共同應對威脅與挑戰……中國強調“讓合作的陽光驅散疫情的陰霾”,國際社會日益認識到這應是人類共同作出的選擇。

中國山河無恙,是用擔當和奉獻換來的。非比尋常的中國精神、中國力量、中國擔當,生動詮釋了人間正道浩蕩前行之勢,證明了團結合作的無上價值,說明了什麼纔是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

(三)

疫情籠罩下,世界經濟步履維艱。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佈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計,2020年世界經濟將萎縮4.4%。世界貿易組織預計,2020年全球貨物貿易量將下降9.2%,降幅或超過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後的下降幅度;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發佈的《全球投資趨勢監測報告》顯示,2020年上半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同比下降49%……

世界經濟是否將陷入比20世紀大蕭條時期更爲嚴重的衰退?如何儘快重回增長軌道?擺脫當前危機需要正確思路,重塑後疫情時代的世界需要正確方向。

作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全球產業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中國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爲疫情陰霾籠罩下的世界經濟帶來難能可貴的亮色――世界銀行發佈的最新報告指出,中國以“快於預期”的速度實現復甦。聯合國貿發會議官員認爲,中國有很大政策空間來實現本國經濟強勁復甦,併爲世界經濟復甦提供機遇。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發佈的報告預計,中國經濟增長對2021年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將超過1/3。

中國經濟率先穩定恢復,得益於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奪取全國抗疫鬥爭重大戰略成果。在此基礎上,中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抓緊恢復生產生活秩序,取得顯著成效。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亞當・波森指出,中國政府採取及時而有效的疫情應對措施,尤其在公共衛生環節應對得當,這是其經濟快速復甦並走在世界前列的關鍵。

中國經濟率先穩定恢復,離不開宏觀經濟政策及時有力精準有效對衝疫情影響。中國在毫不放鬆疫情防控的同時,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及時出臺紓困規模性政策,創新實施機制直接惠企利民。中國從1月底起謀劃出臺一攬子對衝政策,僅復工復產政策就包括8個方面90條措施;增加1萬億元財政赤字,發行1萬億元抗疫特別國債,全年新增減稅降費2.5萬億元,推動金融系統合理讓利1.5萬億元……英國48家集團俱樂部主席斯蒂芬・佩裡說,中國政府的危機應對措施、流動性供應、財政政策和金融支持,不僅穩定國內經濟發展,也爲世界經濟疏壓,體現了負責任大國的擔當。

中國經濟率先穩定恢復,關鍵在於堅定不移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在攻堅克難、改革創新中奮勇前進。中國擁有全球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工業體系,經濟發展領域不斷拓寬,分工日趨細化,形態更加高級,國內外聯動更加緊密,形成巨大的迴旋餘地和發展空間,中國總能以自身的確定性應對外部的不確定性。從壓縮外商投資准入負面清單、頒佈實施外商投資法到擴容自貿試驗區,中國擴大開放的步伐堅定不移。從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到支持深圳實施綜合改革試點,中國積極探索更高水平開放路徑。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搭臺,世界響應。讓中國市場成爲世界的市場、共享的市場、大家的市場,這是中國的願望,也是中國的行動。比利時前首相伊夫・萊特姆稱讚:“中國堅持對外開放,與世界經濟深度融合,正逐步成爲世界經濟增長和創新的首要引擎。”

經濟發展自有其規律,在嚴峻挑戰下發展經濟更離不開對規律的認識和把握。中國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實踐證明:黨中央權威是危難時刻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迎難而上的根本依靠;人民至上是作出正確抉擇的根本前提;制度優勢是形成共克時艱磅礴力量的根本保障;科學決策和創造性應對是化危爲機的根本方法;科技自立自強是促進發展大局的根本支撐。中國正在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爲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爲中國經濟發展開闢空間,爲世界經濟復甦和增長增添動力。

“人們擠進火車,簇擁在名勝古蹟中,做着在其他許多國家仍然只能夢想的一切事情,這是迄今爲止表明中國從疫情中復甦最清晰的信號。”報道2020年中國國慶中秋假期的美國《紐約時報》如此評價。透過中國黃金週這扇窗,世界看到中國經濟的強大復甦活力和光明發展前景。

“今年‘雙11’最大的不同,是‘大形勢’變了……中國成爲全球唯一的主要增長引擎。各國企業指望中國消費者幫它們‘回血’部分損失的銷售額。”美國《華盛頓郵報》如此寫道。世紀疫情背景下的“雙11”表明,中國市場正在成爲啓動國際生產引擎、帶動世界經濟復甦的大市場。

跨國公司和全球投資者紛紛對中國經濟發展前景和營商環境投下信任票,恰如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刊發的文章所指出,中國消費和經濟復甦使其成爲不少美國公司的“避風港”。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的調查報告顯示,中國仍然是美國公司的全球首要優先市場之一,83%的受訪美國企業將中國視作其全球戰略中最重要或前五大市場之一。中國歐盟商會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超過六成的歐盟企業表示中國仍然是其前三大投資目的地之一。日本貿易振興機構發佈的調查報告顯示,受訪的3500家在華日本企業中,91.7%的企業表示並沒有計劃轉移在華業務。

“一個民族之所以偉大,根本就在於在任何困難和風險面前都從來不放棄、不退縮、不止步,百折不撓爲自己的前途命運而奮鬥。”中國實踐向世界表明,只要保持定力走好自己的路,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就一定能夠戰勝一切艱難險阻,不斷化危爲機、浴火重生。

(四)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中國發展仍然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

縱觀世界文明史,人類先後經歷了農業革命、工業革命、信息革命。每一次產業技術革命,都給人類生產生活帶來巨大而深刻的影響。進入21世紀以來,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發展,世界貿易和產業分工格局發生重大調整,世界經濟處於新老長週期交匯期與新舊動能轉換期,國際力量對比呈現趨勢性變遷。

從歷史經驗來看,經濟危機往往孕育新的科技產業變革,並最終帶來新的經濟增長動能。當前,雖然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嚴重拖累了世界經濟增長,但危機並存、危中有機、危可轉機。

有國際觀察人士認爲,疫情是一場災難,但也創造了一次實驗――職場專業人士紛紛轉爲在家工作,面對面會議被視頻會議取代,上下班通勤變成了在辦公桌前更長的工作時間……

有關行業報告顯示,中國2020年第一季度電商直播超過400萬場;2月復工期間,中國有超過1800萬家企業採用線上遠程辦公模式,共計超過3億人使用在線辦公應用。美國諮詢公司麥肯錫6月發佈的分析報告指出,全球開視頻會議的遠程辦公人數3個月增加了19倍。正如世界經濟論壇發佈的2020年特別版《全球競爭力報告》所指出,數字經濟發達、社會保障健全和醫療體系有效的經濟體在新冠肺炎疫情中保持了更強韌性。

有目共睹,疫情防控期間,5G、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新技術、新業態、新平臺蓬勃興起,網上購物、在線教育、遠程醫療等“非接觸經濟”全面提速,爲經濟發展提供了新路徑。人們甚至預期,這些新技術行爲可能將導致重大結構性變化,有望成爲後疫情時代世界經濟復甦的重要動力。

“人類同疾病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學技術,人類戰勝大災大疫離不開科學發展和技術創新。”習近平總書記的話,點明瞭科技創新在危急關頭的“硬核”力量。

中國始終堅持把創新作爲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緊緊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與中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形成歷史性交匯提供的重大機遇。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把“關鍵核心技術實現重大突破,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寫入中國2035年遠景目標,強調“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爲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列爲2021年要抓好的8項重點任務之首。

科技創新,不斷實現從“0”到“1”的突破,屢屢成就奇蹟。2020年歲末,中國又迎來振奮人心的好消息: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成功着陸,標誌着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也是人類時隔44年後再次書寫這樣的壯舉;“奮鬥者”號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創造10909米的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夢想成真,因爲壯志豪情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事實表明,以科技創新推動可持續發展,不僅是破解全球性問題的“鑰匙”,更是創造人類美好未來的“窗口”。抓住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不斷涌現的歷史機遇,營造尊重、保護、鼓勵創新的全球創新生態,開展超越疆域侷限和人爲藩籬的國際創新合作,集全球之智,點亮科技之光――這是人類共同的希望所在。

(五)

2020年,聯合國成立75週年。

人類應當銘記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歷史經驗和教訓,恪守維護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的堅定承諾。

需要看到,新冠肺炎疫情不僅是對各國執政能力的大考,也是對全球治理體系的檢視。扭轉治理赤字、信任赤字、發展赤字、和平赤字有增無減的現實,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體系,是人類面臨的緊迫任務。

還要看到,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霸凌行徑愈演愈烈,給全球治理平添了難題。樂觀者認爲,21世紀是更加公平合理的國際新秩序的構建期;悲觀者預測,世界可能會重回20世紀的大國紛爭與戰亂;懷疑論者提出,未來是一個“沒有答案的世界”。慕尼黑安全會議主席沃爾夫岡・伊申格爾如是表達擔心:“危機就在於舊秩序正在死亡,而新秩序無法誕生,在這個過渡期,各種各樣的病態症狀就會層出不窮。”

世界怎麼了,我們怎麼辦?

全球性威脅和挑戰需要強有力的全球性應對,全球治理體系必須反映新格局。歷史與現實一再表明,多邊主義是迄今爲止全球治理最合理的途徑,多邊合作是解決全球性問題、應對全球性挑戰的最有效方式。二戰後,以聯合國爲代表的多邊機制通過國際合作和集體安全來維護和平、發展國家間友好關係、促進社會進步、提高生活水平和保護人權。冷戰結束後,世界主要國家加強合作,支持多邊國際機制,推動經濟全球化進程,對經濟社會發展產生了積極作用。如今,面對世界動盪變革期涌現的種種挑戰,更需要堅決維護以聯合國爲核心的國際體系。

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成立75週年系列高級別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重申對多邊主義的堅定支持,強調“全球治理應該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推動各國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使全球治理體系符合變化了的世界政治經濟,滿足應對全球性挑戰的現實需要,順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歷史趨勢”。

言必信,行必果。中國堅定捍衛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維護以聯合國爲核心的國際體系和以國際法爲基礎的國際秩序,推動國際關係民主化法治化合理化;中國支持上海合作組織、金磚國家、二十國集團等平臺機制發揮作用;中國建設性參與國際和地區問題解決進程,積極參與應對氣候變化、網絡安全、反恐等領域國際合作,提供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中國積極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爲完善全球經濟治理拓展新實踐。

人們深刻記得6年前北京“APEC藍”所折射的生態文明建設雄心。加強生態文明建設,中國說了就做、說到做到,成效一年比一年好。2020年,中國向世界明確承諾,積極參與全球環境治理,願承擔與中國發展水平相稱的國際責任,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爲實現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確定的目標作出更大努力和貢獻。

“真理是存在的頂峰,正義就是在實踐中運用真理。”中國堅定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銘於心、立於言、踐於行、成於效,彰顯負責任大國的歷史擔當,帶給世界信心和希望。

中國創造出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蹟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蹟,並不斷書寫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爲安全的發展的新篇章。國際社會普遍期待,中國憑藉自身獨特的政治優勢、制度優勢、發展優勢和機遇優勢,爲完善全球治理注入更多正能量。

“世界歷史發展告訴我們,人類文明進步歷程從來沒有平坦的大道可走,人類就是在同困難的鬥爭中前進的。”習近平主席在世界經濟論壇2017年年會開幕式上發表的主旨演講《共擔時代責任 共促全球發展》令人記憶猶新。這篇著名演講被國際人士譽爲“冬日裡的陽光”,具有廣泛而深遠的影響。時隔近4年,感召力依然,對於當前國際社會攜手戰勝疫情挑戰、扭轉世界經濟衰退之勢,具有極其重要的指導意義。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各國理當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堅定選擇團結合作的陽光大道,用信心和行動,戰勝疫情挑戰。

歷史是勇敢者創造的,後疫情時代的世界終將鳳凰涅��、煥發新生。

真金不怕火煉,事實勝於雄辯,時間爲證!

《 人民日報 》( 2020年12月31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