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長者非癡呆 戰勝污名化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

「癡呆、瘋子、老番顛」等字眼,是對失智症認知不足的民衆常用的負面詞彙;不僅止於臺灣全世界各地都有失智症污名化的現象。臺灣失智症協會國際失智症協會在9月同步聲援失智症患者,訴求戰勝失智症污名化,要大家一起認識失智症,共同打造對年長者友善的社區

全球失智症協會同步呼籲 失智長者非癡呆(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臺大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邱銘章今(21)天在全球失智症報告同步記者會中表示,根據調查顯示,在2010年底,全球約有3萬6千人被診斷爲失智症,全球對失智症照護的成本約有6040億美元,相當於全球總國民生產毛額(GDP)的1%。

根據國際失智症協會對失智症患者、家屬與照顧者的調查發現,有3分之2的人認爲民衆對失智症認知不足,更有4成患者受到其他人的負面對待,其中4分之1的患者因而不敢對外人坦承自己的病症

臺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指出,在臺灣失智症患者家屬的現狀,有7成認爲周圍的人不願意談論失智症問題,6成不願意讓人知道家中有失智症患者,更有3分之1的家屬曾有被歧視經驗

身爲家中有2位失智症患者的家屬邱女士說,許多人因爲認知不足而誤用歧視字眼批評自己的家人,例如在出外活動時,因爲長者會有重複動作搭公車時連刷多次悠遊卡,而被司機謾罵10幾分鐘,甚至在房子時若房東知道有失智症患者入住,會不把房子出租給他們。

這些實例都讓失智症患者和家屬心靈深受打擊。邱女士並挺身呼籲,失智並非癡呆!希望政府大力宣導,加強全民對失智症的認知。

目前臺灣積極對失智症患者提供服務,例如積極協助開辦「瑞智學堂」的臺北市,和推動「高齡友善城市」的臺中市。臺北市衛生局副局長林秀亮表示,臺北市至今已對各學校職場機構做600多場宣導,告知民衆該如何通報、篩檢、到醫院確診、再轉介健康服務中心協助,同時提供社會福利資源諮詢

另外,臺北市衛生局與臺灣失智症協會共同積極籌辦「瑞智學堂」,提供日間和居家照顧的服務,更結合衛生局、社會局消防局警察局教育局,共同建置一個對失智症患者服務相互串連的資訊系統預計於今年11月14日啓動

資料來源: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