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不到訊息的山林藏着美食 布農族「油芒小米糕」有家的記憶

臺東長饒慶鈴主人曉玉(左)的教導下,不斷攪拌鍋中油芒小米,親手製作油芒小米糕。(圖/臺東縣政府提供,下同)

記者王兆麟花蓮報導

「原來這就是老人家記憶中的味道啊!」臺東縣長饒慶鈴24日來到武陵卡那歲分享廚房實地探訪收不到訊息山林間,與卡那歲主人邱智偉(Biung)、全曉玉,一起動手製作布農族傳統食物「油芒小米糕」等,尋回老人家記憶的味道。饒慶鈴表示,臺東盡是不同風貌之美,歡迎國內外好朋友來體驗

▲ 饒慶鈴與女主人做刺蔥烤餅,品嚐地瓜葉茶

11月24日一早,男主人邱智偉(Biung)帶領饒慶鈴縣長及遊客,講解農園裡復耕的布農族傳統作物,分享參與臺東縣政府原住民族行政處「再造山海部落美學計劃」的初衷,提及在外地工作時,總是想起小時和家人們在卡那歲一起工作和共食美好時光,直到娶妻生子,決心回到部落,復耕傳統作物,與縣府原民處合作,重新整理家族重要的耕地,並手工製作火竈,以「分享廚房」的概念重建心中的記憶。

▲▼ 饒慶鈴也與女主人做刺蔥烤餅,品嚐地瓜葉茶。卡那歲主人邱智偉(Biung)贈送縣長自己製作的原民風味便當盒

饒慶鈴在女主人曉玉的教導下,親手製作油芒小米糕,不斷攪拌鍋中油芒與小米,金黃油亮的小米糕在水氣瀰漫中逐漸成型,端上桌成爲佳餚,饒慶鈴也與女主人做刺蔥烤餅,品嚐地瓜葉茶,縣長、主人家和遊客在餐桌上共度了美好的早餐時光。

日治文獻中即有記載布農族人耕種的油芒,經過研究調查,除有鈣、鎂、鉀之外,還富含谷胺酸絲胺酸等,可以說是植物性魚肝油,不過女主人曉玉說,隨着時飲食習慣改變,油芒逐漸不爲衆人所知。

▲饒慶鈴與那歲主人邱智偉Biung(左一)及全曉玉(中)合影

饒慶鈴表示,保存原住民族傳統文化刻不容緩,部落傳統文化與生態知識,除了文字和影像紀錄,更必須透過人的參與實踐才能繼續傳承、被活化,因此「再造山海部落新美學計劃」,強調生態永續、文化美學、青年培力三個面向,今年共打造5條部落遊程、改造8個部落空間,融合傳統與創新行動的方式,重新詮釋專屬臺東的部落文化與旅遊產業,更是將部落旅遊精緻化、市場化,創造原住民族文化與大衆分享的平臺。

卡那歲座落於臺東縣延平鄉武陵部落山上的農場,是臺東武陵部落布農族 Takis - Vilainan 家族生活、耕作領地,在部落族人的記憶裡,也曾是距離武陵本部落最遠的自耕水稻田。分享廚房的誕生,除了是Biung夫妻夢想,更代表家族復興傳統的期待。

►不再眷戀青春,因爲我持續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