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出養環節不佳 綠委籲建溝通機制

民進黨立委陳秀寳、沈伯洋、黃秀芳與李坤城26日呼籲政府檢討收出養預算,並建立與訪視員和社工的溝通機制。(Photo by 呂翔禾/臺灣醒報)

改善保母審覈機制

民進黨立委沈伯洋表示,自己小孩就是收養的,但機構保母與一般保母並不相同,由於機構接受很多脆弱家庭的小孩,保母能力需要更好,且需要對小孩有更詳細的觀察,但此次剴剴案的保母曾被其他機構拒絕,兒盟卻接受,可能在審覈上就有問題,衛福部應該就機構是否適任,還有保母審覈機制進行改善。

「地方社會局應增加人力,中央則要給經費!」民進黨立委李坤城指出,以剴剴案爲例,由於剴剴來自脆弱家庭,新北的專責社工只有追蹤到兒福聯盟接收後就斷掉,由兒福自行負擔保母費用,臺北市也有責任,但地方政府畢竟人力有限,因此建議將兒少預算提升到GDP至少6%、並以CPI做爲調整保母聘僱費用的標準。

世展會等萌退意

民進黨立委陳秀寳指出,根據「少子女化對策計劃」,1個訪視員需要兼顧60名居家托育人員,恐造成訪視量過大,此計劃今年將到期,呼籲政府儘速檢討。她也說,衛福部在要求提升訪視頻率外,也應該要了解訪視員需求,並與民間建立針對居家托育與「如何確保照顧品質」的審視標準。

「很多收出養機構都想要退出了!」民進黨立委黃秀芳擔憂,包括世界展望會等機構都萌生退意,恐引發連鎖效應,且社工資源本就不足,呼籲衛福部需要與社工建立長期溝通的平臺,更重視第一線社工的經驗。

應從源頭減少收出養

臺北市社工職業工會代表直言,社工除了訪案以外,還有很多行政工作要做,加上個案量大,容易壓縮訪案品質。此外,近年來收出養兒童需求逐漸增加,但政府並沒有足夠的因應機制,且不願檢討背後的系統性因素,應全盤檢討相關福利政策,例如扶貧、社會住宅等,不是隻有要求社工多訪案、多寫紀錄。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