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抖不一定是帕金森氏症 他靠重訓克服原發性顫抖症

研究指出,肌力訓練加強肌肉控制能力 運動、好心情,都能緩解原發性顫抖症的症狀。(示意圖/本報系資料照片新聞當事人)

66歲的保羅阿公,7年前開始手不受控制的抖動,最後連吃飯、喝水、扣扣子等日常都有困難,原本以爲自己是帕金森氏症,經過雙和醫院院長同時也是神經內科專長胡朝榮醫師診治後,確診爲原發性顫抖症。現在固定吃藥,並搭配健身運動,控制十分良好,甚至還獲得健力比賽長青組的金牌。胡朝榮醫師表示,個人臨牀經驗看來,肌力訓練可以加強肌肉控制能力,以改善顫抖症狀。

66歲的保羅阿公,原本手抖到無法喝水、寫字,訓練後動作穩定,還獲得健力比賽金牌。(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手抖不一定是帕金森 原發性顫抖症人數多十倍

談到手抖,許多人都會聯想到帕金森氏症,胡朝榮醫師表示,帕金森症患者大約在3萬人內,原發性顫抖症其實更常見,約有30萬人。

原發性顫抖症(Essential Tremor)平均就醫年齡爲40-50歲,因腦中的運動迴路出現問題,導致持續性顫抖,大多在手部有動作時(如寫字、拿湯匙產生顫抖,也可能發生在頭部腿部,相較於只在靜止時抖動的帕金森氏症,此爲最大差異

●有家族史者應避免刺激藥物 壓力亦可能誘發顫抖

多數患者都有家族史,症狀可輕可重,有些人在緊張時或有壓力時,會加重或誘發顫抖,平常不一定影響生活,但也因此許多需要手部穩定的職業可能會受到影響。目前尚未發現明確的危險因子,但有家族史的患者應該特別注意,避免服用到刺激中樞神經的藥物,如氣喘、COPD部分用藥有疑慮可能會誘發病情

●可以藥物控制症狀 或腦部手術阻斷迴路

目前原發性顫抖症無法治癒,僅能用藥物抑制中樞神經,控制症狀。胡朝榮醫師也提到,若爲嚴重患者,藥物療效不佳,日常生活受到影響,則可考慮深部腦刺激術(DBS)、燒灼術、神波刀等手術。神波刀爲磁震造影聚焦超音波,以核磁共振找出有問題的視丘位置後,再以聚焦超音波阻斷迴路。治療時無須麻醉全程清醒,並隨時在過程中確認症狀是否有改善。

●肌力訓練加強肌肉控制能力 運動、好心情緩解症狀

雖然目前未有大規模研究證實,運動對原發性顫抖症的影響,但胡朝榮醫師表示,個人門診中的患者,只要有進行肌力訓練者,相對症狀都控制得不錯,肌力訓練可以加強肌肉與神經的連結,使肌肉控制能力變好,進而改善顫抖症狀。他也建議,若症狀影響到生活、工作時應就醫,用藥時機可與醫師討論,也可以在必要時用藥就好,同時應調整心情,減少焦慮,才能使症狀更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