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度導入無人機勘災!農委會祭4部曲替農民「客製化」防災損

▲汛期將來臨,農委會宣佈祭出4部曲,避免農民收益損失慘重。(圖/花蓮農改場提供)

記者許展溢臺北報導

時序進入5月防汛梅雨來臨,農委會今(9 日)表示,近年降雨高低溫旱澇交替等極端氣候侵襲頻繁,讓農業生產面臨巨大挑戰天災頻傳更造成農民收益損失及消費者承受高物價,因此根據過去歷史資訊及大數據,分2大類4部曲提供最即時氣象資訊,今年更首度祭出APP推播、無人機勘災技術,甚至客製化並藉由多元管道提早通知農民做好防災準備。

農委會副主委陳駿季指出,極端氣候發生頻率愈來愈不可預測、亂來,要做非常完整準備,用年度趨勢來看,1996年至2017年,每年都有大、小災害,其中最明顯的災害是2017年,造成市場上價格大波動,導致農產品供應不足。過去災害發生才處理,現在要積極,也就是「災前防範準備」,用先進技術導入災前預測,避免後續災害損失。

▲農委會副主委陳駿季說,今年首度導入無人機勘災,預計最快能縮短7天作業時間。(圖/記者許展溢攝)

陳駿季說,以農委會主管範圍來看,分農林漁畜坡地2大類,要用4部曲包括平時、災前、災中跟災後,如平時掌握氣象即時資訊、推動農業災害保險土石流災害潛勢查報;災前客製化應變、防災作爲和重機械待命;災中強化災害發生通報機制以即時掌握災情、導入雷達估計降雨應用(災區氣象站不足,土石流預測有失精準,導入此雷達技術);災後以無人機結合現勘加速災損查報等。其中,無人機勘災部分更是可以縮短7天作業時間。

▲農委會副主委陳駿季透露,未來將朝「一品項團隊」,協助農民。(圖/記者遊芳男翻攝)

陳駿季表示,氣象資訊來自氣象臺,但目前氣象站全臺有661站,1020處雨量站, 只是農業所需氣象跟一般民衆資訊不同,多年前系統建立農業專屬氣象站,累積至今130個,密度愈高,預測精準度愈高,且還有57個重要栽培區,提供精緻化氣象預報。農委會強調,多元管道能提早通知農民做好防災準備,如農作物災害早期預警推播系統,以APP推播預警資訊,當燈號紅燈時以Line提醒。

▲農委會強調,會以多元管道能提早通知農民做好防災準備。(圖/記者林悅翻攝)

另外,農委會指出,今年地方政府共計申請約402.8公噸災害儲備糧,確保農產品供貨無虞,也提供蔬果產銷資訊平臺及預警資訊、訂定颱風來臨前蔬菜「緊急進口」機制,並以滾動倉儲備貯冷藏蔬菜3000公噸、根莖類蔬菜600公噸。

不過,以數位方式做預警,部分年紀較長的農民可能沒有在使用社羣平臺,陳駿季說,資訊不是單一傳達,也會透過各種平臺預報。陳駿季也透露,未來服務要朝「推一品項一團隊」,如種西瓜的就進入西瓜羣組,讓各品項後面有改良場、整個農委會研究團隊能量協助,同時技術也能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