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提示
近年來,外賣、網約車等新業態蓬勃發展,吸引了不少來自港澳地區的務工青年。外賣平臺數據顯示,目前在廣州就有數十位在冊的港澳騎手。他們樂於在從業過程中體驗新的經濟業態,也期望能將職業經驗帶回港澳發展。
近年來,外賣、網約車等新業態蓬勃發展,爲外來務工者提供了許多靈活就業崗位。《工人日報》記者近日採訪瞭解到,受新業態吸引,港澳地區的務工青年也來到內地城市尋求工作機會。外賣平臺數據顯示,目前在廣州就有數十位在冊的港澳騎手。他們有的通過外賣兼職補貼家用,有的逐步奮鬥進入管理層,在粵港澳大灣區闖出更廣闊的天地。
新業態吸引港澳青年加入
此前在香港從事餐飲業的鐘先生老家正是廣州增城,本想着做騎手過渡一段時間,沒想到堅持了快1年。“整體跑單收入比較滿意,而且生活也開始穩定下來。”他告訴記者,瞭解到騎手還可以發展爲站長等管理人員,自己打算往這方面有更多嘗試。
另一位來自香港的青年阿壕,通過自己的努力跑單,已經成爲了某外賣平臺的配送管理人員。“回來廣州之後,看到街上都是黃衣小哥,點外賣也比較方便和實惠,當時就覺得很震撼。”阿壕說。
在他的觀察中,香港的外賣行業興起比較晚,近兩年才逐漸擴大市場。另外,由於業態還未完全普及,市民點外賣的配送費也相對更高。對比之下,廣州的外賣行業發展不僅更加成熟,消費者點外賣的頻率也更高,騎手是一個有前景的職業。
同時,外賣行業的靈活就業模式,也爲外來務工者提供了更多就業選擇。黃先生一直在香港工作,妻子在廣州生活,時常需要兩頭跑。最近妻子正懷孕待產,黃先生便回到廣州照顧她,同時利用空閒時間跑單。“這兩個月時間比較充裕,所以就註冊了外賣騎手,還能幫着補貼家用。”他的配送區域主要在廣州荔灣區陳家祠附近,離住所比較近,方便有需要能隨時趕回家。
隨着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合作深度推進,越來越多來自港澳地區的務工者來到內地,在外賣、網約車等領域尋找工作機會。外賣平臺數據顯示,目前在廣州就有數十位在冊的港澳騎手。
實踐中感受職業活力
“朋友們都說,現在內地零工經濟非常火,我們也想去體驗一下。”一次在廣州的聚餐過程中,林廣健和朋友們聊起了外賣、網約車等新興業態的蓬勃發展。從香港來到廣州生活工作近10年,林廣健已經是一名資深外賣用戶。這次,他決定換個身份體驗一番外賣行業。
經過一系列業務指導和安全培訓,林廣健成功註冊爲一名兼職外賣員,他的配送區域集中在廣州番禺漢溪長隆商圈一帶,周邊有不少寫字樓和小區,市民們點外賣的需求很高。
點擊“開始接單”後不到30秒,林廣健接到了他的第一個訂單,取餐的地點就在距離他600米的一個燒臘店。不到20分鐘,他就完成了整個配送過程。兩個小時內,林廣健順利完成5單的配送,得到了28元的收入。
林廣健認真記錄和留意着接單、取餐、送餐的每一個環節,這個過程讓他感覺非常新奇。由於印象中外賣員總是很匆忙,時間很趕,他最初給自己定的目標就是不超時。實際體驗之後,他發現系統派單會兼顧到距離和路線,自己接的訂單都比較順路,“可能因爲我是新手,平臺派單還是比較眷顧。”林廣健笑着說。
然而,新奇之餘,更多的是對外賣從業者的佩服與讚歎。“在這之前,我認爲外賣員跑單掙錢就是簡單的多勞多得,但體驗之後發現並沒有這麼簡單。”讓林廣健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接單地點的選擇。他留意到,如果騎手同時接到幾張訂單,配送地點就會增加,如何快速記住地點的具體位置,並把它們串聯出最佳的配送路線,非常考驗騎手的記憶力和路線規劃能力。他坦言,“這是個技術活!”
希望把經驗帶回港澳
目前,已經進入管理層的阿壕負責廣州荔灣、花都等片區的兼職騎手管理,這個過程不僅讓他深入瞭解了內地新業態經濟發展模式,也給他帶來更多期望。“這個行業如果發展成熟,可以更好地服務社會。”他認爲,內地在外賣騎手管理和保障上已經摸索出了日趨完善的體系,希望自己能夠學習掌握,日後有機會也能帶回香港。
結合自己的跑單經驗,林廣健將自己的一些感受與平臺管理人員進行了交流。“香港也有外賣行業,但由於寸土寸金,取餐櫃很少見,內地的外賣取餐櫃就是非常人性化的一個設置。”他建議,外賣取餐櫃可以設置得更多一些,以方便騎手和用戶取餐,騎手接單也可以更加靈活,減少超時情況的發生。
對此,外賣平臺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平臺近年來正在不斷優化配送接單功能。目前,騎手可自行設置同時接單量,通過給騎手更多自主選擇權,讓配送過程更加安全、從容。此外,平臺也會持續在全國各地大力推廣外賣智能取餐櫃。
“蓬勃的新業態,其實也可以成爲港澳青年在內地發展的新天地。”林廣健表示,接下來還會去體驗其他新業態崗位,爲港澳青年在新業態領域探索更多工作和創業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