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要素市場逐步走向成熟

一段時間以來,浙江、貴州、廣西、山東等地密集出臺數據要素市場政策措施,力求通過完善數據要素市場發展機制,促進數據共享和流通,提高數據的利用效率和價值。各地出臺的政策舉措有什麼亮點?將爲數據持有方、中間服務商等帶來哪些利好?持續推動數據要素市場建設,還要從哪些方面繼續發力?

加快制度設計

數據作爲新型生產要素,對推動數字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2022年底,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關於構建數據基礎制度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的意見》(以下簡稱“數據二十條”),系統性佈局了數據產權制度、流通和交易制度、收益分配製度以及安全治理制度等數據基礎制度體系。

2023年至今,各地深入貫徹落實“數據二十條”的戰略部署,探索和制定與數據相關的制度,取得初步成效。

浙江省嘗試通過標準化方式完善數據確權。公開信息顯示,由浙江制定的《數據資產確認工作指南》已於2023年12月5日起實施。這是國內首個地方性數據資產確認標準,填補了數據資產確認標準空白,爲健全數據資產管理機制建設、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提供標準技術支撐。

貴州省大數據局印發《貴州省數據要素登記服務管理辦法(試行)》,推動數據要素登記服務活動有序開展。這有助於規範數據要素登記服務,保護登記主體的合法權益,激活數據要素潛能。

山東省政府也表示,將進一步規範數據流通交易行爲,拓展數據資源資產化路徑,以疏通數據流通堵點。此舉通過要素登記管理的方式來完善數據確權,建立起健全的數據要素管理體系,爲進一步優化市場配置提供有力支持。

福建建立了部門數據共享通道、公共數據開放開發通道、數據流通交易通道,滿足各種數據流通需求,同時加強安全監管,確保海量數據高效安全流通。

此前,廣西印發《廣西數據要素市場化發展管理暫行辦法》,明確提出鼓勵數據處理者在依法設立的數據交易場所開展數據交易,培育壯大場內交易,支持數據處理者依法依規開展場外數據流通交易活動,建立健全場外交易規則,規範場外交易管理。

各地政策都體現了促發展的主基調。從內容上看,各地政策法規都是根據“數據二十條”的框架,結合各地發展實踐,就數據要素市場發展中的核心問題進行了明確,涵蓋了數據確權、數據要素登記、交易規則等的細化。

提高數據價值

數據要素市場建設加速,將對數據持有方、中間服務商以及相關產業等帶來什麼影響?

對於擁有大量數據和先進技術的企業,將有更多發展機會。這些數據持有方通過數據要素市場,可以更加高效地利用和交易數據,能夠提高數據價值。

對於保障數據流通的相關數字技術研發和科技企業,尤其是對數據應用層面的大數據產業和人工智能產業企業來說,也將產生積極影響。同時,數據要素市場加快建設,將助推數據支撐的算力和算法領域的市場發展,包括終端算力的智能芯片和雲端算力的智算中心、數據中心等,未來ICT設備產業因此受益。爲數據供需雙方提供撮合、託管、經紀、結算、評估、擔保等服務的第三方專業機構也將有更好發展空間。

此外,隨着數據要素市場逐步成熟,公共服務、消費升級、社會治理等方面的數字需求也在不斷增加,爲各領域數字化轉型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需求導向。比如,通過打造智慧城市、智慧鄉村、智慧交通等項目,可以滿足人民羣衆對於便捷高效、安全舒適、綠色低碳等方面的需求。

破除發展瓶頸

當前,我國數據要素市場處於快速發展階段。然而,確權難、流通交易難等問題依然較爲突出。如何破解相關發展瓶頸?

出臺明確要素市場數據持有權、使用權、經營權等問題的實施細則。目前,數據權屬的認知存在差異,還尚未形成具有共識性的數據確權行業實踐。對企業來說,數據如何確權和使用是其最爲關心的問題。推動建立公共數據授權運營機制,推動非公共數據按照市場化方式“共同使用、共享收益”是當前的趨勢。

出臺明確公共數據相關的實施主體、入市標準、合規機制、安全監管、價值收益分配以及激勵措施等政策。數據轉化爲生產要素,需要建立公共數據授權運營機制,但公共數據如何變成可交易的數據產品和服務,相關的主體、標準、機制以及激勵措施等都需要進一步明確,比如設立專項激勵資金、建立數據資產評估指標體系等。

完善數據安全保護具體制度。隨着數據價值凸顯,圍繞數據的侵害事件、違法活動大幅上升。我國的數據安全法對數據分類分級、重要數據目錄、數據安全風險評估、數據跨境流動管理等重點制度僅作了原則性規定,亟需加快制定配套的實施細則。

加快構建國家級數據交易所。除了構建數據基礎制度體系外,各地的數據交易場所也相繼掛牌運營。業內認爲,數據若以地域爲核心流動,可能導致“數據孤島”出現。交易平臺方面,未形成成熟的數據採集、加工、分析和應用鏈條,不同數據交易平臺之間的資源難以有效整合,如數據定價方面,就尚未形成統一規範的數據定價規則和標準。爲此,建設相關規則一致、體系統一的全國大市場是必由之路。

建設數據要素流通相關基礎設施。依託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運用區塊鏈、數據沙箱等,服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全國統一安全可靠的數據要素流通基礎設施,降低交易成本。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胡 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