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小說】煮雪的人/關於「隱藏」的低飽和色小說

《從田園騎往港邊的自行車》書影。(圖/青空文化提供)

推薦書:宮本輝/着,劉姿君/譯《從田園騎往港邊的自行車》(青空文化出版)

《從田園騎往港邊的自行車》是一部談論「隱藏」的小說,故事主要發生在日本兩地:富山與京都。

臺灣讀者應該對京都不陌生,且多少聽過一些以偏概全的傳言,例如京都人喜歡說反話、端出茶泡飯代表希望你回家……等等。這些傳言固然刻板,卻非無跡可循,畢竟是座千年以上歷史的古都,難免有些外人難以想像的規矩。

因此小說中這麼寫着:「京都千百年來的風俗習慣、如何分辨京都人獨特的真心話與場面話、如何做生意、如何管控家計……這些大大小小的事,無一不是京都人才能心領神會,也無一不需耗神費心,很多夫婦都因此產生裂痕。」

京都人未必會視這點爲負面標籤,這座古都向來將「藏」視爲一種美。最直接的體現是祇園祭的山𫓴:代表性的圖樣會被隱藏在刺繡與織物之後,爲的是讓意外瞥見的人能夠更加驚豔。選擇這座古都,且是人們總在口風緊閉下暗通款曲的花街來談論「隱藏」,顯然相當合適。

那麼另一個舞臺,富山,又是什麼樣的地方?誠如小說中千春所描述,富山滑川市是個:「沒有垃圾、沒有誇張的量販店與小鋼珠店招牌,可以在美麗的日光中好好散步」的田園。曾被吉田大八改編爲電影的漫畫《羊之木》也是將舞臺設定在富山的魚津市(漫畫中改名爲魚深市),描寫六名假釋犯如何隱藏過去,來到鄉下漁村試圖重獲新生。

廣袤的自然之下,一切的過往、歷史都微不足道,肉眼能夠見到的,只有騎往港邊的自行車。京都是人際間的隱藏,富山則是自然之下的隱藏。小說裡的人們對於他人都有意識地隱藏了些什麼:平巖對真帆隱藏父親死亡的真相、隱瞞姑姑文彌的存在、康平對女兒麻裕隱瞞與律師交涉的經過、日吉隱藏唐氏症兒子的出生……

宮本輝來回切換第三與第一人稱視角,後者卻並非私小說那般自我拆解,而是補足第三人稱敘事上的不足,並且讓角色的「隱藏」成爲可能。

大學時接連讀了好幾本宮本輝的小說,但是必須承認,比起其他當代日本作家如村上春樹、村上龍、吉田修一,宮本輝的作品並沒有鮮明深植在我的記憶中。然而當我日後前往日本留學,行走在夜晚道頓堀絢爛繽紛的招牌之下,馬上想起這裡是《夢見街》的舞臺。

因爲宮本輝總是好好在說一段可能發生在任何角落,他人的羣像故事。這些故事儘管顏色不鮮明,卻可能在往後的任何一刻重新迸發於讀者的腦海。我對於日本街景淡色調、人際距離適中的感受,正是源自宮本輝的作品,因此我想稱他的作品爲:低飽和色小說。這幾年日本新出頭的小說家如今村夏子、李琴峰、高山羽根子皆有各自擅長的敘事技巧,反而是宮本輝這般樸實說故事的越來越少。

作品裡最鮮明的顏色,應是梵谷的那幅《星空》,這幅貫穿整個故事的名畫。小說末尾,衆角色不約而同在富山滑川市集合,然而有些隱藏終究沒有被揭開。此時此刻他們能夠共享的,唯有頭頂上,以及記憶中的那片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