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無重力太空 克難的高科技生活

圖、文/大塊文化

儘管國際太空站是先進科技的結晶,但某些站上的生活經驗可說是非常不文明。除了確實偏僻之外,也沒有流動的水可用—在無重力狀態下,水會化爲小水泡,飄走後毀掉維持太空站運作的重要設備

▲在國際太空站生活了5個月之後,亞歷克斯‧哈德菲爾穿上鷹式壓力服,準備乘聯盟號宇宙飛船返回地球。(照片來源/NASA)

這種沒落、克難的生活品質讓人聯想到漫長的海上之旅:沒什麼個人隱私可言,也缺少新鮮農產品,只有最起碼的衛生條件組員有很多時間耗費在一般的保養與維修工作。另一個相似之處在於,得過了許久我們纔不再「暈船」。

一樣是無重力狀態,住在可隨意飄動的太空站,跟無處可去的小小太空船感覺大不相同。想像一下,你飄在一個沒有水的池子裡,像超級英雄一樣:隨便動動手腕就能移動龐然大物,如同蝙蝠一般把自己倒掛在天花板上,或像奧運體操選手在空中翻滾。你可以飛翔。毫不費力。

但是,所謂毫不費力也需要一點時間才能習慣。我的身體與腦子已經習慣抵抗重力,因此在無重力狀態下用力過度的糗事,有時顯得很可笑。兩週後,我終於可以用比較優雅的方式在太空站內移動,但還是覺得自己像是一隻在藤蔓之間盪來盪去的猿猴。我總是在驚歎自己的身手爲何如此靈活時,錯過某個扶手、撞上牆壁。直到六週後,我才感覺自己像個太空居民,移動也成了本能;專心跟其他太空人談話時,我會突然發現我們正飄過某個太空艙,就像在水池裡漂來漂去而不自知。

無重力狀態改變我們的日常生活形態,幾乎每件事都會受到影響。例如,刷牙時必須把牙膏泡沫吞進去,吐出來的後果會很糟糕,也沒有流水可以把泡沫衝進排水管。洗手時需要一袋水,裡面的水已經混合了一點免沖水肥皂;我們用吸管從袋子裡吸出一顆水珠,抓住它用雙手互相搓洗—必須小心謹慎,讓水珠像膠水一樣附着在手指上,否則就會到處飛來飛去。然後再用毛巾把手擦乾。顯然,想花多一點時間衝熱水澡是不可能的。在所有美好的生活享受中,我最想念的就是熱水澡了,用溼冷的布擦澡實在是很遜的替代選項。如果要洗頭,必須用免沖水洗髮精不斷搓揉頭皮,然後小心擦乾,藉此確保溼溼的髮絲不會在太空站裡飄來飄去,堵住空氣過濾機或飛到別人的眼睛或鼻子裡。洗髮精多少有點用處,但我的頭髮與頭皮的感覺就是不同於在地球上。

如果要洗衣服,就沒有所謂的免沖水肥皂了,連替代方案也沒有。我們只能重複穿同樣的衣服,直到穿破。我從來沒參加過長時間的太空任務,老實說有點擔心臭味問題。難道在外太空,都得用這種……臭臭的方式過日子嗎?令人訝異的是,答案是否定的。我的鼻竇的確有點堵住,因爲沒有重力,頭部的體液無法流通,但我在國際太空站還真的沒聞過誰有體臭。我想理由在於衣服沒貼着身體,而是若即若離地浮在表皮,同時因爲我們做事不太費力,流的汗便少很多。一雙襪子可以穿一週,襯衫穿兩週,短褲長褲就算穿一個月,也不會被別人嫌髒嫌臭。當我覺得某件衣物實在不該繼續穿了,就會把它丟進垃圾桶—補給用俄國太空船進步號會把垃圾桶載走,整艘船在進入大氣層時燒燬。

我丟得最兇的是運動服,大概一週換一次。在長時間的太空任務中,我們強制規定要做運動:如果不做,會越來越瘦弱。我們一天必須運動兩個小時,讓肌肉與骨骼的強度能夠勝任極度累人的太空漫步任務,也可以確保回到地球時雙腳還能站立。

不過,想在能輕易移動的環境中運動其實沒那麼簡單。我們需要特殊的運動設備:一輛可以把鞋子卡住的健身腳踏車,讓我們不至於飄走;一臺附有束帶跑步機能讓我們固定踩在機器上,而不是踩空氣。我一開始把訓練強度調整爲體重的百分之六十,後來在太空中待久了,才增加強度,讓訓練更具挑戰性。說真的,跑步不是我在太空中最愛做的事:因爲當我們習慣到處飄浮,跑步給人一種很怪的感覺:雙腳明明不斷移動,卻哪兒也去不了,稍嫌沒意義。一邊跑步、一邊看曲棍球比賽或電影,的確能增加樂趣(酷愛跑步的太空人似乎比較不在意;宋妮塔.威廉斯就曾在太空中參加二○○七年波士頓馬拉松大賽,她只花了四小時二十四分)。

我也會固定使用ARED,也就是「進階耐力提升裝置」(Advanced Resistive Exercise Device)。那種精巧的機器利用兩個真空圓筒,把最多六百磅的力量施加在橫杆纜線上,我們必須對抗圓筒的吸力。就使用的感覺和對身體的好處來講,非常像在舉重,同時我也會用ARED來踮腳跟、蹲舉,還有一些容易多的動作。太空站的所有設備都裝有隔震器,有些甚至裝了具穩定功能的迴轉儀,這樣運動時纔不會影響到科學實驗

流汗這件事,我們也得留意。汗水不會因爲重力而往下流,會慢慢累積起來,整片覆蓋在身體上。如果轉頭時速度太快,巨大的汗滴可能會離開身體,飄到太空艙的另一個角落,打在其他太空人臉上。爲了顧及禮儀,在太空站運動時,我們必須把一條毛巾塞在衣服裡,或者讓它飄在身邊,隨時可以拿來吸汗。稍後我們會用夾子把毛巾掛起來,讓水分被空氣吸收,跟尿液一樣,都可以回收當作水使用。

★更多關於《太空人的地球生活指南

書名:《太空人的地球生活指南》

作者:克里斯.哈德菲爾(Chris Hadfield)

內容簡介:克里斯.哈德菲爾,加拿大籍太空人,曾經擔任國際太空站(Internationsl Space Station, ISS)的指揮官144天,他和他的團隊不僅在太空中創下最多實驗的紀錄,也拍攝許多令人歎爲觀止的照片和多支富教育意義的影片。他在國際太空站執行任務時,每天都有一萬一千新增的關注者,回到地球上,關注者人數已超過百萬。

本書既不僅是回憶錄,也不只是太空生活的種種,而是克里斯.哈德菲爾將數十年高度專業、菁英的太空經驗,濃縮成日常生活中易於應用的寶貴建議,其中不少都是反直覺的,藉由在他身上發生的趣事,揭露NASA的太空人接受了什麼樣的訓練,讓他們解決難以克服的障礙,達成不可能的任務,而這些技巧和方法可以實際應用在日常生活中。

出版社:大塊文化

定價:36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