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延燒:陸補習班倒閉潮、轉型非營利組織、央媒指明不可逆三條路

河北滄州運河區水月寺小學機器人社團的學生在介紹所組裝機器人的功能。(新華社)

廣西柳江,暑假期間孩子們在足球場上訓練。(新華社)

大陸「雙減」政策雷厲風行,大陸教育部等三部門7日發佈通知,面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文理補習班)須在今年底前,統一登記爲非營利性機構;各地培訓機構頻傳倒閉,上海擁有5家分校的「橙果少兒英語」8日也傳負責人跑路;大陸央媒《光明日報》8日更直接點出課外培訓業當前三現象,已回不了頭:「家家都上培訓班」正成爲過去式;停課、退費,一個行業正集體轉向;調整培訓方向,轉型方有出路。

大陸上觀新聞報導,位於上海嘉定區的橙果少兒英語(金鼎校區)被指「雙減」政策後,明知經營有壓力、拖欠工資、租金,且8月底關門的情況下,依然宣稱影響很小,繼續銷售課程,8日被檢舉負責人已跑路,邊解除勞動契約、邊欺騙家長繼續買課,該機構隸屬「上海澄仁文化傳播公司」在上海還有4家分校,有關部門獲報後,定性爲「民事糾紛」,建議去法院打官司。

大陸教育部網站7日消息,會同大陸民政部、市場監管總局通知,2021年底前,完成面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統一登記爲非營利性機構的行政審批、及法人登記工作。在完成非營利性機構登記前,應暫停招生及收費行爲。

中共中央機關報《光明日報》8日報導,「雙減」意見作出嚴格規範,一系列配套措施隨之出臺。校外培訓機構何去何從?

1、「家家都上培訓班」正在成爲過去式:

校外學科類培訓深層次問題在於,過度商業化的學科類培訓會導致全社會的教育資源在金錢誘惑下喪失公平。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認爲,商業化教育培訓機構運行的邏輯,與人的成長髮展邏輯相牴觸,導致人的健全成長受阻,加劇了社會階層逐漸固化的趨勢。規範校外培訓機構勢在必行。

2、停課、退費,一個行業正集體轉向:

報導稱,北京東城區崇文門新活館三層聚集着多家培訓機構。鋼琴、舞蹈、書法、機器人程式設計等培訓機構都在正常營業,門口工作人員熱情地爲往來顧客介紹課程。而旁邊某英語培訓機構則大門緊閉,工作人員告知,「雙減」政策公佈當天,門店就停止了培訓,目前已完成400多名學員退費工作,公司下屬很多家門店已經準備着向素質教育培訓轉型。

3、調整培訓方向,轉型方有出路:

儲朝暉認爲,方向已經明晰,行業轉型勢在必行。從「圍着學科提分」轉向依據學生成長髮展的真實需求提供有效服務,這是培訓機構轉型的大勢所趨,也是關鍵所在。

「雙減」意見公佈後,數十家教育培訓機構聲明,開始探索轉型發展之路,或成立素質成長中心,專注於學生德智體美勞五育目標發展要求;或把重點放在語言培訓、留學指導、考研考證、公務員考試等方面,向職業教育、成人教育領域拓展。除了轉向素質教育外,成人職業教育也是校外培訓機構轉型的熱門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