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面喀什

喀什是古典的。

絲路漫漫,古韻悠悠,置身喀什街巷,不時傳來悠揚的木卡姆樂曲,彷彿在述說絲路古道的悠長歲月。融歌、舞、樂於一體的中國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於2005年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三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喀什文化遺存豐厚。走進盤橐城遺址公園,彷彿一步越千年,這裡再現了班超萬里護疆的歷史篇章,講述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動故事。據專家考證,盤橐城是喀什的雛形,建城史逾兩千年。

喀什是現代的。

吐曼河畔,崑崙塔下,一場名爲“沙漠玫瑰”的創意時裝表演贏得陣陣掌聲。去年以來,各類融合民族風情的現代服飾秀接連在喀什上演。

匯聚潮流,涌動客流。喀什坐擁“五口通八國、一路連歐亞”的區位優勢,1.5小時航空經濟圈覆蓋周邊8國首都和主要經濟城市,喀什徠寧國際機場吞吐量去年首破300萬人次。2023年11月,中國(新疆)自由貿易試驗區喀什片區揭牌,爲喀什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古典與現代交融,傳統與時尚互動。地處古絲綢之路南道與北道交會處的喀什,融匯東西方文明,涵養出極具個性的人文氣質。

“你可以一眼望穿烏魯木齊的五臟六腑,但你永遠無法看透喀什那雙迷濛的眼睛。”正如詩人周濤所描繪的,既古典又現代的“雙面喀什”,散發出令人神往的魅力。

超大“攝影棚”

中央廣播電視總檯龍年春晚喀什分會場,以喀什古城爲背景的《舞樂新疆》精彩亮相,讓更多人認識了喀什。喀什旅遊隨之升溫,龍年春節期間,喀什古城景區接待遊客35.1萬人次。

對於沒去過喀什的人來說,這裡多少有些神秘;倘若去過,再訪總會有不同感受。

“喀什就是一座超大‘攝影棚’,很出片。拍景色、拍街巷、拍風情,也請人拍一拍自己。”廣東遊客吳美薇時隔6年再來喀什,發現景色、風情都在,但氣質已然不同,“以前一路走馬觀花看風景,現在沉浸式體驗每一處。”

一座超大“攝影棚”,是各地遊客對喀什比較一致的感受。不論是在喀什古城、香妃園、盤橐城遺址公園等景點,還是在街頭巷尾、熱鬧巴扎,到處可見拍照的遊客。

“傳統文化要現代表達。”喀什市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遊局局長帕提曼·吐爾地說,喀什正通過挖掘時代內涵,釋放發展潛能。

作爲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的生土建築羣之一,喀什古城承載着歷史,也透顯着新意。許多建築外表古色古香,內部現代時尚。行走其間,除了音樂,入耳最多的是按相機快門的咔嚓聲。斑駁光影間,人們身着少數民族服飾,請旅拍攝影師留住美好瞬間,定格傳統建築之美、特色街巷之美、民俗風情之美。

始建於1640年的香妃園,因神秘的香妃聲名遠播。如今,系列歷史民俗情景劇讓這裡成爲一座主題景區。除了香妃墓、民俗館、浮雕牆、寶月樓、聞香亭、非遺展示區等景點,香妃園景區還設有抖音美拍基地,對本景區乃至喀什旅遊進行全方位推介。

“喀什不缺關注,關鍵是如何將關注轉化爲線上流量、旅遊留量。”網紅“艾尼”,真名阿布都艾尼·吾吉,是香妃園景區表演節目主持人,從2021年開始策劃拍攝短視頻,宣傳和推介香妃園。

喀什的街道、社區也在悄然變化。“總把新桃換舊符”“一寸光陰不可輕”“白雲生處有人家”……解放南路被1700餘盞詩詞燈飾點亮。漫步其中,一步一詩,古風文韻撲面而來。

“孩子們走在路上大聲朗誦學過的詩句,真是太棒了!”喀什市民阿布都卡德爾·艾尼瓦爾不無自豪。

喀什,有了新的呈現方式。

土特產“變臉”

巴旦木遇上榴蓮,紅棗投身咖啡杯,箱包披上艾德萊斯綢紋樣外衣……細品喀什,許多特色產品進行了“跨界交流”。用當地文創店店主麥吾蘭·圖拉克的話來說,越來越多的喀什土特產變“新鮮”了。

窺一斑而知全豹,看一枚乾果的變身。喀什是林果主產區,核桃、紅棗、巴旦木等農產品質優味美。傳統林果如何品出新滋味,適應乃至引領消費新潮流呢?

喀什疆果果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不走尋常路,開發生產了榴蓮味巴旦木仁、草莓味巴旦木仁、藤椒味核桃仁等新產品。公司負責人陳文君說,休閒類食品同質化競爭嚴重,只有在高品質基礎上推陳出新,才能提高市場佔有率。

一粒榴蓮味巴旦木仁入口,榴蓮味從舌尖蔓延開來,瞬間提神醒腦;將其嚼碎,一股濃郁的堅果香氣襲來,令人回味無窮……這一“喀什味道”很快走紅,成爲人們競相品嚐的爆款產品。傳統的內核,新潮的口味,時尚的外表,這是乾果,也是喀什。

在生活中觀察“雙面喀什”,最直觀的視角,除了吃,還有穿。

大漠、雪山、戈壁、長河、落日……去年夏天,“絲路古鎮·醉美喀什”時尚秀在喀什亮相,模特將“喀什”穿在了身上。特色建築前的這場走秀,融合了地域文化與時尚元素,給人以強烈視覺享受。

創新基於傳統,潮流源於底蘊。在喀什的街頭和景區,有穿時尚服裝的,有穿民族服裝的,還有着漢服的。其中,艾德萊斯花紋圖樣,是一道最別緻的風景。

以艾德萊斯織染技藝製作的絲綢,色彩豔麗,圖案豐富,深受各族羣衆喜愛。2008年,新疆維吾爾族艾德萊斯綢織染技藝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色彩豐富卻不失和諧,就像多民族和睦相處、多姿多彩的新疆。”每逢節假日,古麗巴哈爾·麥麥提江都會穿上漂亮的艾德萊斯綢製作的裙子。在喀什從事服裝設計的她,常去“北上廣”取經,拓展自己的設計思路,“要讓傳統手藝煥發時代風采,就得緊盯潮流。”這一源自新疆、飄逸千百年的傳統織品,已成爲當地特色產業。

“在喀什,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地域特色文化正以更潮流、更年輕化的方式傳播。”上海遊客楊璐佳說。

喀什,有了新的打開方式。

明月照古今

在既古典又現代的喀什,如果要找一處傳統與現代的結合點,或者說最佳古今交匯處,那一定非喀什古城莫屬。

“一輪明月照古今”,皓月當空的夜晚,走在喀什古城街巷,常會有如此感受。

獨特風格的老建築裡,可能開着一家時尚咖啡館;現代風格的小院裡,卻是一間古樸老茶館。在老城街巷,傳統的麥西來甫歌舞與現代街舞同時現身,木卡姆樂曲與潮流說唱毫不違和。

“叮叮噹、叮叮噹……”喀什古城坎土曼巴紮鐵業社火花四濺,頻頻入耳的打鐵聲彷彿歷史與現實的迴響。這裡不僅生產坎土曼等農具,展示鐵藝製作歷史,遊客還能上手體驗當一把鐵匠。

10餘年前,喀什古城區危舊房改造綜合治理工程啓動,過去單純生產農具的打鐵鋪,變身爲鐵業社、紀念館。“用坎土曼種地賺錢,沒想到做坎土曼的過程也能賺錢。”鐵器手工製作技藝傳承人米吉提·麥麥提感慨道。

危舊房改造綜合治理工程盡最大努力保證了古城歷史真實性、風貌完整性和生活便利性。當地深入挖掘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豐富內涵,探索“非遺+文創”“非遺+民宿”“非遺+演藝”等業態,讓老鐵匠鋪、老樂器鋪、老木器鋪融入時尚元素,在承載歷史記憶、寄託鄉愁的同時,也注入了新的活力與生機。

喀什古城越發年輕了。不僅因爲時尚的打扮、創新的業態,還因爲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走進古城、入駐古城,在此創業奮鬥、綻放芳華。

喀什古城有處“古麗的家”。店主沙拉麥提古麗·卡日曾是景區講解員,不少遊客希望能走進少數民族庭院體驗民俗風情,她就把遊客帶回家中熱情招待。在當地創業政策的鼓勵支持下,沙拉麥提古麗·卡日把家改造成了民宿。因爲生意好,她在古城租了一個小院,打算開家民宿分店,這個春天就開業。

“古城是景區,也是我們生活的地方。心情好,就感覺每天都是春天。”沙拉麥提古麗·卡日說。

沒錯!暖風輕拂,草木復甦,春在路上,春在心間,喀什正迎來又一個春天。

喀什,擁有了新的講述方式。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喬文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