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語國家 政府帶頭做

(圖/本報系資料照片

打造「2030雙語國家」最近又成爲熱門議題,中央各部會總動員,各級學校如臨大敵,學生家長負擔沉重,甚至普羅大衆憂慮不具備英語能力,但對雙語國家定義、具體目標指標關鍵問題,多數學者專家百思不解,社會大衆無所適從。

政府推動雙語國家不遺餘力,如游錫堃在行政院長任內宣示英文在2008年爲「準官方語言」,結果「My English is very bad」傳頌一時,準官方語言之事當然不了了之。2018年再提「2030雙語國家」願景,實現「厚植國人英語能力,提升國家競爭力」兩項目標。無人反對加強英語教育,提升國人英語水準,但刻意打造雙語國家恐會淪爲口號。此外,英文程度與國家競爭力或國力沒有必然關係,最關鍵的是,以英文作爲第二語言的雙語國家在臺灣可能是緣木求魚

雙語國家的成功關鍵之一在於雙語教學,投入偏鄉弱勢族羣教育多年的清華大學榮譽教授李家同從「科目老師、學生、課本考試」5方面,討論雙語教學的可行性答案是絕不可行。他希望政府能夠靜下心來想想看,雙語教學究竟是怎麼回事。也希望政府官員知道,「你們可以大談雙語教學,基層的老師卻完全不知道如何應付了」。

權威英語教學人士表示,雙語國家都有歷史或地理背景,如香港新加坡長期以來是英國殖民地,他們推動雙語是順勢而爲、水到渠成。而臺灣一直是單一語言國家,硬要推動雙語國家根本是逆勢操作,只會增加所有利害關係者的額外負擔消耗社會成本,結果卻是事倍功半

政府推動雙語已造成臺灣學習「向下延伸」到幼稚園普遍現象,這些幼童母語都在牙牙學語階段,卻又要強制學習英文。此外,英文學習也造成擴大城鄉差距的不平等現象。

臺灣政客存有英文程度等同競爭力的迷思,事實上,從個人的國際視野到國家社會的國際化程度,英文只是基本的知識條件,沒有自由開放體制、完善治理、鬆綁法規也難以吸引外資,創造就業機會

日本爲例,在各項英語能力評比中都在末端,落後臺灣,但日本有強大、專業的翻譯水準及能量,日本人不必藉助英文,用自己的母語就可與國際社會接軌,日本的競爭力與國際地位沒有因此衰退,日本模式纔是臺灣應認真思考方向

打造雙語國家列車已經啓動,只是被迫上車乘客不知道方向何在,何不由主導決策官員作爲表率,重要會議全程以英文進行,讓國人有學習觀摩的機會。(作者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