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火 年輕人也追劇

四大名著──《三國演義》。(截圖自新浪微博@微博電視劇

四大名著──《紅樓夢》。(截圖自新浪微博@少讀紅樓)

四大名著──《水滸傳》。(截圖自新浪微博@微博電視劇)

2016年2月4日,六小齡童美國紐約表演。(新華社)

6月12日,嗶哩嗶哩彈幕視頻網站(又稱B站)上線央視版四大名著電視劇,雖然有的已經超過30年,但是一個多月下來,四部經典電視劇的播放量都超過一千萬次,其中1994年版《三國演義》更是以3623.3萬高居第一。

B站上線經典版四大名著電視劇緣何如此火爆?「經典+彈幕」的形式爲何受到年輕人的追捧?專家指出,一是內容爲王:經典永不過時。二是形式創新:走進年輕人的文化社區。三是經典與新媒體擦出別樣火花

演員演活角色成經典

截至7月27日,四部經典電視劇依然穩居B站電視劇排行榜前列,播放量分別爲:1994年版《三國演義》3623.3萬,1986年版《西遊記》1473.7萬,1987年版《紅樓夢》1058.1萬,1998年版《水滸傳》1024.5萬,相關數據還在持續攀升。

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副教授海燕認爲,央視版四大名著電視劇在B站的重新上線,之所以引發高度關注,首先源於文學經典和影視經典本身的永恆魅力及其傳承過程中積累的深厚羣衆基礎。四大名著中的英雄神魔兒女柔情以及那些鮮活的人物形象經過數百年的傳播,在中國文學史上以及廣大學者、讀者心中已經確立了無可撼動的地位。

她表示,經典之所以是經典,不是拍攝畫面華麗、運用特效多高級,最重要的是在所有主創人員的共同努力下,演員演活了每一個角色,留下了一個個經典的形象。此外,一系列膾炙人口的經典音樂也已成爲貫穿不同時代的悅耳長音

提到《西遊記》,腦海中會立即浮現出六小齡童飾演孫悟空師徒四人以及各路神仙妖怪的形象,它承包了無數人的童年記憶,也承載着數代人的西遊夢。提到《紅樓夢》,歐陽奮強飾演的賈寶玉陳曉旭飾演的林黛玉張莉飾演的薛寶釵鄧婕飾演的王熙鳳等人物形象早已成爲諸多大陸70後、80後、90後的青春記憶。

B站彈幕+吸引網友

還有《三國演義》中唐國強飾演的諸葛亮鮑國安飾演的曹操、李靖飛飾演的張飛等各路豪雄;《水滸傳》中李雪健飾演的宋江、寧曉志飾演的吳用臧金生飾演的魯智深、丁海峰飾演的武松水泊梁山108好漢,都是無可替代的經典熒幕形象。

除了經典永不過時的魅力和集體亮相的驚喜,逐漸成熟化並積累了大量年輕受衆羣的「彈幕+」形式也是重要原因。

近年來,彈幕以其特有的即時性、交互性與新奇的視覺體驗受到了廣大用戶尤其是年輕用戶的歡迎,逐漸成爲觀看各種視頻的標配。B站作爲彈幕文化的發源地之一,吸引了大量的年輕網民

依新型傳播傳承文化

四大名著電視劇上線之後,擁有最火鬼畜視頻(指音樂與畫面高度配合、剪輯上高度重複從而帶來喜感的一類視頻)〈諸葛亮罵死王朗〉名場面的《三國演義》一直處於領跑位置,「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也再度被人津津樂道

此外,《三國演義》中張飛的「俺也一樣!」,《西遊記》中孫悟空的「我叫你一聲你敢答應嗎?」,《紅樓夢》中賈寶玉的「這個妹妹,我見過的」,《水滸傳》中潘金蓮的「大郎,該吃藥了!」等都成了觀劇打卡名場面。很多人衝着幾個名場面看完了整部劇。

影評人張榆澤說道,經典因其強大的內容穿透力和文化傳承性,在互聯網時代依然能夠成爲年輕人的精神食糧。而且,依託新型傳播方式開始有從「傳播」到「傳承」的轉變。經典作品與新型傳播載體相結合,擦出別樣火花,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有益的啓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