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裡的幸福生活

開欄的話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5年來,我國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綜合國力、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際影響力等躍上新臺階。9月28日起,本報開設“青年眼中的‘十三五’”專欄,用青年視角充分展示“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各領域改革發展成就,生動體現人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

北京東城區美術館后街40號,距離天安門廣場只有3公里,妥妥的寸土寸金的核心區

10多年前,這裡是北京修建地鐵8號線時盾構機下井的位置,地鐵完工後,這塊地怎麼用曾備受關注,如果用作商業開發,地產收益難以估量。

北京市東城區卻把這裡改造成爲北京老城裡最大的市民文化中心。今年國慶節前,一個兩進規制四合院,地上一層、地下三層,正式開門迎客

承載街坊們的夢想和愛好

5400多平方米的院落被劃分爲21個空間,圖書館、小劇場、瑜伽廳、合唱廳、書法教室、烘焙廚房……與美好休閒生活相關的場景似乎在這裡都可以找到對應的場所,尤其是打破了文化中心只面向中老年的傳統,也給年輕人觀影美體提供了空間。

這個朱門灰瓦的新建四合院有個時尚的名字“美后肆時”,寓意“四季更新,四時更迭,美好永不間斷”。

“美后肆時”所屬的北京市東城區景山街道引入第三方公司對文化中心進行管理,盧秋平是第三方公司的負責人,她帶領一支10多名年輕人組成的團隊,給六七百年的老胡同注入青春活力

在她看來,不管是琴棋書畫、唱歌跳舞,還是戲劇、園藝、咖啡,這個四合院裡,可以承載街坊們所有的夢想和愛好。

76歲的陳偉退休後的10多年間張羅起了一支名爲“友誼之聲”的合唱隊,隨着合唱隊演唱水平逐步提升,大家已不滿足只在公園排練、演出,希望有一個更能展示合唱和聲效果排練廳舞臺

可專業的場所收費令人望而卻步,大家只能湊錢一年去一兩次,如今,家門口的“美后肆時”就能提供免費的排演場所。“美后肆時”文化中心正式開業的第一天,陳偉就帶着合唱隊去體驗了排練廳和小舞臺的和聲效果。對熱愛合唱的隊員們來說,多聲部合唱在排練廳的飽滿層次讓他們陶醉。

陳偉說,這對一支還在追求更高水準的市民合唱隊來說,就是“美好的”,按老北京話來說,這叫“講究”。

老街坊重獲幸福感

北京東城區在老城裡有504條衚衕,由於基礎設施年久失修和人口急劇膨脹,大部分衚衕的居住條件在過去同“美好”不沾邊,私搭亂建、逼仄擁擠、污水橫流幾乎是很多百年老胡同、四合院共有的特徵,衚衕裡的老街坊壓根兒沒有幸福感。

老胡同中的2/3又貼着歷史文化街區的標籤,原汁原味的古都風貌必須要保留。保護老城與讓老城裡的居民過上現代化的生活,成爲北京老城復興的兩道必答題

2015年起,北京市東城區以南鑼鼓巷地區雨兒帽兒蓑衣福祥四條衚衕爲試點,創新推出“申請式騰退”政策,把選擇權交給衚衕居民,老街坊可自願選擇“去或留”,外遷和留下的居民都能獲得居住條件的改善。

毗鄰南鑼鼓巷的雨兒衚衕,只有300多米長,早幾年,衚衕上空是縱橫交錯如蜘蛛網一般的電線,腳底的青磚早已鬆動,即便是小雨天也一踩一腳泥。

雨兒衚衕14號院冀紅楊佔嶺夫婦住了30多年,見證了小院的風雨。最擁擠的時候,院子裡住了12戶人家,各傢俬搭的房間打破了傳統四合院的規制。

2015年之後,隨着部分人家外遷,瘦身後的14號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違建拆了,院子敞亮了,楊佔嶺夫婦架了葡萄藤,種了向日葵,楊佔嶺結婚時種上的石榴樹終於得以自由舒展。

政府部門還請古建專家對楊佔嶺家的房子按照四合院的規制進行修繕,並改造下水道和廚房。如今的雨兒衚衕14號院,既保留了傳統院落的風貌,又大氣疏朗。

雨兒衚衕14號院的故事只是北京東城若干百年衚衕四合院重煥新生的案例之一,“天棚魚缸石榴樹”的四合院景緻在多個衚衕迴歸。

楊佔嶺是14號院的院長,對來打卡的年輕人,他總是知無不言。在他看來,自己有義務把衚衕承載的文化記憶講給年輕人聽,門當、門墩的講究,院落的規制都有故事。

雨兒衚衕30號院又有不同的故事,這裡最多的時候住了14戶人家,實施“申請式騰退”政策後,搬走了12戶。

留下的空間修繕後被用於建設雨兒衚衕的“共生院”,掛上了“雨兒人家”的牌子,成爲衚衕居民進行議事、公共活動、社區服務、展覽展陳的社區治理空間。

北京市東城區通過“小院議事廳”“開放空間討論會”微信平臺等多種方式,搭建居民議事平臺,充分聽取衚衕居民的意見

衚衕裡安裝什麼樣的路燈才符合衚衕風貌,衚衕花箱裡的寵物糞便箱該如何放置等改造意見,都在居民討論後,得以拍板“出爐”。

停車、廁所一度是衚衕最難破解的兩道題。近年來,通過基礎設施提升,衚衕的廁所不再臭氣熏天,可寸土寸金的核心區似乎不太容易解決停車難題。

不少衚衕的居民通過“小院議事廳”自主成立停車自管會,與政府部門、轄區單位共同建設共享車位,北京市東城區已先後打造39條“不停車”衚衕和北京市首個“不停車”街區。

今年國慶節前,北京東城區的東四街道也是在居民自治下,挖掘潛力,將東四九條衚衕打造成爲一個不停車的衚衕。這讓老胡同靜了下來,解決了衚衕里長期搶車位的問題。

衚衕裡的居民在街道的協調下,將衚衕東口的一片閒置拆遷滯留地改造成擁有56個停車位的路外公共停車場,以優惠價格向通過居住停車認證的居民開放。

走進東四九條,寬敞的路面乾淨整潔,道路兩側設置了硬質隔離帶,隔離帶後面擺放着一排排花箱,裡面種滿了綠色植物,使青磚灰瓦的衚衕充滿老北京生活氣息。

那些生活在衚衕裡的不便正逐漸變少,四合院裡的街坊們也在追求更美好的生活。

在盧秋平和她的夥伴們看來,衚衕裡的公共服務也要兼顧年輕人,他們也在渴望衚衕裡的美好生活。預約小程序裡的項目不少都是被手快的年輕人搶光的。

“美后肆時”開業前的一個週末,盧秋平組織了一場四合院音樂會,100個名額早早被預約完。10多首經典民謠在小院裡響起,盧秋平說,她仔細觀察了每個來聽音樂的觀衆,不論老少,臉上帶着喜悅。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劉世昕 張敏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