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少女城堡"裡 到底藏着多少中亞往事?

烏茲別克斯坦南部城市泰爾梅茲有許多古代遺蹟,從石器時代巖畫,到貴霜王朝的佛教經學院,從花剌子模時期的宣禮塔,到帖木兒帝國的清真寺,無一不在訴說着歲月在這片土地上的積澱。而其中有一處古蹟最爲神秘,這就是“四十少女城堡”。

undefined

迷宮一樣的封建城堡

“四十少女城堡”離泰爾梅茲城只有約3公里。從市中心乘車出城後,穿過一片農田,再經過一處果林,就來到藏在一個普通村莊邊上的古堡

城堡呈規則的正方形,每邊城牆長約55米,四角處修建有圓形的塔樓。城堡主門所在的北側城牆保持相對的完整,厚實的磚牆外面均勻地抹上一層黃泥,在缺乏水泥等現代建築材料的時代,這是中亞人讓建築外表顯得齊整平滑的常見技巧。或許當年有更多複雜的工事,但現在只剩下高大的城牆和塔樓,少有的幾個小窗戶和高處的射擊孔在提醒人們它的防禦功能。

穿過城堡大門,頓時來到另一個世界——滿眼的斷壁殘垣(如圖):這裡堆着幾處土坡,那裡立着幾堵高牆;剛像走迷宮似的經過一個扭曲的走廊,轉眼又看到空中驚險地橫着殘缺的拱樑。如果不是陪同的當地人介紹,很難把眼前這座廢棄的城堡與少女聯繫起來。

整個城堡是兩層的建築,但現在屋頂已經完全消失,第一層和第二層之間的隔板也不復存在,幸好房間的大致結構保存下來,給後來者提供了一個獨特的在中亞封建城堡內遊蕩的機會。“這裡是客房”“這裡是臥室”“這裡是儲藏室”“所有的走廊都通向城堡中間的這個庭院,但對該庭院上面有沒有圓頂仍有爭議”……陪同的介紹讓記者看出一些門道,但怎麼也看不出專家們得出的結論:從房間的結構和佈局可以看出,這是一處專門供少女居住的城堡。

多少往事消失在歷史迷霧

城堡爲什麼以“四十少女”爲名?這背後有什麼樣的故事?當地陪同告訴記者,關於“四十少女城堡”的傳說有很多版本,但流傳最廣、也最吸引人的是“四十少女戰士英勇保衛城堡,擊退敵人”的故事。

在參觀完城堡的當天晚上,我們在烏茲別克斯坦第一屆國際民間說唱藝術節開幕式上,欣賞到了烏民族英雄史詩“四十少女”的表演片段。說唱藝人高亢渾厚的聲音,身着傳統武士服裝的巾幗少女的表演,把記者帶入到中世紀中亞的古戰場上。

撒馬爾罕美麗公主高哈爾在年滿14歲時,請求父親替她修建了一座城堡。然後她召集40名和她一樣美麗勇敢的少女組成一支衛隊,快樂地居住在城堡裡。入侵者來了,少女戰士誓死保衛城堡。無數個日夜過去,她們打退了敵人的一次又一次進攻。城堡在燃燒,城牆已經殘缺,傷員們正在死去,戰場不時傳來呻吟和哭喊聲。箭矢所剩無幾,高哈爾公主和她的少女戰士們已經失去了任何希望。最後一支箭也用完了,受傷的公主離開城堡,面對有些愣神的敵人,她慢慢地摘下血淋淋的頭盔,一頭秀髮披散在鎧甲上。公主高高地舉起手中的劍,指着敵人說:“我叫高哈爾,我的女孩們在戰鬥中犧牲,現在,我要和你們的指揮官進行決鬥。”敵方軍隊驚訝地發出一陣喧囂——從來沒有對手能像少女戰士們這樣勇敢地與他們戰鬥。敵方指揮官大聲喊道:“我看到了撒馬爾罕的美麗與勇敢,這對我來說已經足夠了。現在讓我們回家!”他手下的騎士們吆喝着表示贊同。敵軍撤離了,城堡得救了。

這段英雄史詩在烏茲別克斯坦各地流傳,很難考證它與泰爾梅茲的“四十少女城堡”之間的真實關係,太多的中亞往事遁入歷史的迷霧中。其實,烏茲別克斯坦中部的布哈拉和西部的卡拉卡爾帕克斯坦都聲稱有遺蹟與“四十少女”有關。直到今天,卡拉卡爾帕克斯坦的少女們在15歲時都會穿着一件深藍色麻布編織的“女戰士”服裝。這也正說明巾幗少女的血液已經溶入烏茲別克斯坦文化之中。

悲情的城市

在“四十少女城堡”東南角的一處廢墟上,長出一棵灌木,它並不高大,如果長在其他地方甚至可以說很不起眼。但它卻是城堡內唯一的一棵樹,是滿眼土黃色廢墟中鮮見的一抹綠色。記者看到,樹的枝條上系滿了絲巾,有的看上去經過了長時間的風吹日曬,顯得非常破舊,而有的顯然是新系上去的。當地的陪同告訴記者,很多當地人認爲,那是一棵幸運樹,如果在上面系絲巾,許下的願望就能夠實現。記者相信,人們崇敬的不是這棵樹,而是那傳說中的公主和她的四十名少女戰士。

民間傳說往往給故事留下一個美好的結尾,而現實更可能是殘酷的。很多考古學家相信,這座古堡與它所在的城市一樣,經受過毀滅性的攻擊。

1220年,成吉思汗率領的蒙古帝國軍隊席捲花剌子模,2月攻陷布哈拉,3月攻陷撒馬爾罕。之後成吉思汗指派小兒拖雷向南部和西部征服呼羅珊省。同年秋天,泰爾梅茲成爲呼羅珊省第一座陷落的城市,它隨後被拖雷下令夷爲平地。曾效力於蒙古帝國的波斯歷史學家阿塔·馬立克·志費尼在《世界征服者史》一書中描述說:“在阿姆河畔的泰爾梅茲,所有的人,無論男女,都被驅趕到平原上,一羣一羣地被分隔開來,然後這些人都被屠殺了。”

泰爾梅茲的此次毀滅成爲當地人記憶的一部分。“四十少女城堡”的毀滅與蒙古人的此次西征的關係也是一團迷霧,因爲關於城堡的修建年代一直存在爭議,主流的觀點有兩個:它建立於公元9世紀或13世紀。

其實,早在蒙古人征服之前的數百年時間裡,征服與殺戮就已經是這個地區的主題:粟特人、波斯人、突厥人、阿拉伯人、蒙古人,一股股勢力走馬燈似的你來我往,佛教、拜火教摩尼教、伊斯蘭教一個個宗教在這裡碰撞,遊牧民族與農耕居民的進攻與防禦不時發生。動盪的歲月裡,國家可以被摧毀,城市可以被抹平,再堅固的堡壘也難逃厄運,更何況一個小小的專爲少女們修建的城堡,女性的角色不過是爲大時代增添幾分悲情。美女英雄惺惺相惜的結局與其說是歷史,不如說寄託了亂世中人們對美好的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