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一峰揭開真相 鍼砭時弊不畏網軍

北市聯醫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蘇一峰,經常在網路上鍼砭時弊。(蘇一峰提供/林周義臺北傳真)

北市聯醫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蘇一峰,經常在網路上鍼砭時弊,近日在高端爭議中,也點出全民保護力報告的倫理議題,蘇一峰透露自己不願當個隱瞞真相的醫師,即便遭側翼、網軍攻擊,他仍希望秉持科學精神,讓民衆獲得公開、透明的資訊。

蘇一峰在SARS爆發後擔任見習醫師,因對重症科感興趣,選擇踏入胸腔內科領域,當時他深知,萬一未來出現類似疫情,就得站上第一線救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他除照顧病人,也在網路平臺分享最新疫情資訊。他認爲,國家若只有一羣專業人員一起防疫,效果並不好,但若能借由網路平臺發揮羣體的力量,就能達到最好的成效。

由於分享許多防疫資訊,蘇一峰媒體曝光率跟着提高,不過他形容自己不是一名「政治正確」的醫師,只是勇敢說出第一線醫師看見的問題。過去他曾呼籲政府不要只買AZ疫苗、提供疫苗副作用資訊等,都遭到不少輿論壓力。疫情爆發時,也呼籲以快篩替代PCR採檢,緩解急診人潮。

「不能因爲是臺灣之光,就不能批評」。蘇一峰指出,過去高端疫苗臨牀試驗有好的數據,他也樂於分享給大家。國人對高端疫苗有期待,但不能溺愛。高端在只有1.5期臨牀試驗時,政府就通過EUA,讓國人施打,這就是溺愛行爲,如同教育小孩,一旦溺愛就會學壞,高端想盡辦法繞過3期試驗,到了最後還是得做,本想當護國神山,如今卻走不出臺灣,1劑也無法賣到國外,「嚴謹的態度不會摧毀國產疫苗,無止盡的溺愛才會」。

由於經常鍼砭時弊,蘇一峰一路以走來遭受不少網軍、側翼攻擊。疫情期間他特別發現,不少民衆染疫後會出現肺纖維化,但抗纖維化藥物每月要價逾萬元,他爲患者尋覓經濟補助、捐助,卻被網友向北市府檢舉,做好事反被政風調查,令他直呼「社會生病了」,雖然調查後還他清白,但也讓他灰心難過,爲何做好事反被迫害?他提出的療法已助許多病患恢復健康,國內外醫學中心也開始採用這樣的治療。

蘇一峰認爲,資訊的公開透明對民主國家相當重要,他不願當個隱瞞真相的醫師,希望透過自己的發言與影響力,助民衆取得完整的醫療資訊,也希望國家儘快恢復正常,讓好人安心做事,不要一邊做好事,一邊承擔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