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泳霖》惠臺春風遇上禁令北風

今(17)日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在例行記者上介紹「農林22條措施」,臺胞與臺企可在大陸農林業領域申請補助並參與技術創新研發。(本報系資料照)

大陸實施對臺灣鳳梨禁令的半個月後,17日發佈《農林22條》,鼓勵臺灣農民、臺商、臺企赴大陸發展農林業。消息傳出,農委會陸委會口徑一致地以「名爲惠臺、實爲利中」的負面解讀迴應,民進黨多位立委亦提醒此舉乃中共慣用的「養套殺」手段。綠營若走不出「逢中必反」的迷思,兩岸難題無從解開。

如果沒有2月底大陸突如其來的鳳梨禁令,在蔡英文、陸委會新年以來的持續對陸「和風拂面」之下,或許整個綠營對大陸新一輪惠臺政策的負面反應可能沒有那麼強烈。因爲鳳梨風波掀起臺灣政壇新一波反中熱潮已是既成事實,即便國臺辦發言人在《農林22條》的說明會上,強調鳳梨禁令只是技術性議題,和《農林22條》無直接關係,但大陸需要從中認識到,如果先吹北風,再吹春風,很難從冰封的土地上孕育生機

大陸對臺善意讓臺灣庶民社會有感、庶民經濟得利,2005年後的10年是做得最好、最有效的時期。蓋因兩岸經貿交流在那時基本上是「從零開始」,如2005年國共論壇上大陸主動開放農產品,一下子讓臺灣農漁業者看到了「兩岸關係好,臺灣發大財」的前景。再如2008年兩岸三通與大陸觀光客開放後,臺灣觀光業、餐旅業立即盆滿鉢滿,2010年ECFA生效後大陸採購團絡繹不絕,亦如2011年陸生臺後,私立大學不亦樂乎。

儘管那10年傳出各種批評和爭議,例如中盤商剝削、財團壟斷、經營糾紛、投資失敗等等,但總體來看,臺灣各行各業都嚐到了兩岸交流開放的和平紅利,只有蛋糕切多切少的問題,沒有蛋糕做大做小的問題。可見臺灣社會都認同臺灣經濟是離不開大陸、也離不開兩岸交流的。這也是爲什麼民進黨重新執政後屢屢高喊「擺脫單一市場依賴」、「供應鏈外移」,卻對兩岸經貿連結始終無能爲力的根本原因

隨着陸客自由行突然中止後再無恢復,疫情又讓陸客徹底歸零,陸生、陸配斷崖下降。這次的鳳梨禁令雖然被大陸定性爲技術問題,但政治和社會效應已經產生併發酵。問題關鍵就在於,大陸的惠臺雖然在不斷「做加法」,但許多與臺灣直接交流合作的政策部分卻在「做減法」。儘管兩岸經貿還是維持正向成長,但在臺灣庶民視角來看,兩岸紅利的「蛋糕」並不是那樣觸手可及、唾手可得了。

此乃大陸現有惠臺政策面臨的困境。在一定的政治考量下,兩岸既有合作機制很難恢復,不易解決一些突發棘手的問題,但同時大陸單向惠臺的受益面也以在大陸的臺商、臺企爲主,對生活在臺灣的民衆來說,在綠營長期的恐中宣傳之下,他們赴大陸如同一場「冒險」,恰好正是因爲兩岸官方機制的中斷,也增加了他們評估赴陸創業的風險成本

大陸的惠臺春風如果要讓善意的種子開花結果,應思考如何停止「北風」帶來的負面影響。假如大陸在公佈《農林22條》的當天,同時重啓兩岸既有機制下鳳梨檢疫的技術性溝通,並明確告誡蔡政府不應再政治化操作。這樣一對比,臺灣的主流民意會站在哪一邊?臺灣的農漁民會對哪一方更有好感

作者智庫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