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吳江一季度GDP增速9.6%,聯手PE/VC發力新質生產力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趙娜 蘇州報道

“今年一季度吳江GDP增速是9.6%,實現了首季‘開門紅’。”蘇州市政協副主席、吳江區委書記李銘在5月18日舉辦的蘇州灣創投活動現場向企業家和投資者發出邀約,表示將推動資本與產業的“雙向奔赴”,爲企業和投資機構創造更多機遇、贏得更多效益。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近期赴吳江調研採訪瞭解到,當地在過去十餘年中充分認識並尊重資本“活水”作用,有力推動了半導體、新能源等新興產業的發展。比如在新能源領域,當地通過股權投資的方式引進了邁爲股份、賽伍應用、科潤新材料等企業。李銘介紹,吳江正在着力推動新能源向第五個千億級產業邁進。

從整體產業和創新情況看,2023年吳江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377億元,規上工業總產值達4970億元。這裡不僅有包括電子信息、高端紡織、裝備製造、新材料在內的四個千億級產業,還累計培育了製造業單項冠軍12家、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61家。

在加速資源聚集方面,東方國資打造的蘇州灣創投壹號撬動集聚了各類金融投資機構超500家,管理基金規模超2000億元,“基金+項目+人才”全鏈條的創新體系越來越成熟,已助推衆多企業成功上市。

擁抱新質生產力

多位來自投資和企業界的受訪者表示,資本和資產的雙重力量在吳江得到充分釋放和融合,爲科技創新和企業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動力。

今年4月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還提出“要積極發展風險投資,壯大耐心資本”。

向前追溯,2023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系統部署2024年經濟工作,將“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列爲九項重點任務之首。其中,“鼓勵發展創業投資、股權投資”即是一個重要着力點。

“培育、壯大和發展新質生產力,與推動傳統生產力發展一樣,投資的作用,資本的力量,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在中國投資協會副會長、創投委會長沈志羣看來,充分認識創業投資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資本力量,不僅對推進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而且對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目標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他進一步表示,吳江民營經濟發達、市場活力旺盛、營商環境優越,誕生了兩家世界500強、四家中國企業500強、六家中國民企500強,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的先手棋、突破口。這些條件都爲創業投資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

深圳市正軒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夏佐全在2018年於吳江組建了一隻市場化基金,吳江經濟開發區爲該基金的基石投資者。夏佐全透露,雙方近年無論在基金合作還是項目合作上都卓有成效並實現了雙贏,正軒投資將繼續充分利用團隊在產業和資本上的優勢,與吳江共建和諧、可持續的科技創新投資環境。

成爲耐心資本

對於很多股權投資行業從業者來說,蘇州一直是長三角地區乃至全國領先的創新高地、創業熱土和創投沃土。

作爲長三角地區乃至全國創業投資行業最發達的地區之一,蘇州無論是創業投資機構,尤其是優秀的本土創投品牌機構數量,管理的資產規模,還是高素質的創業投資專業人才,相對集中和集聚,在全國城市中處於領先地位。

東方國資是蘇州市吳江區區屬國有獨資金融投資平臺,先後出資設立母基金14只,各級子基金119只,形成了總規模超1000億元的“母-子”基金集羣,助推了63家企業成功上市。

“蘇州灣創投壹號已經成爲我國業績顯著有影響力的基金集聚區,可以率先探索在新的歷史時期,加快創業投資高質量發展的途徑和方式。”沈志羣提出期許,特別是在我國創投行業面臨的一系列難題堵點的情況下,希望東方國資提出一種思路、找到一條出路,以利於更好地發揮創業投資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獨特作用。

蘇州灣創投活動現場,東方國資正式對外發布“東方創投”品牌。作爲東方國資旗下直投板塊,東方創投管理資本量約15億元,是行業內爲數不多主要進行種子和天使輪投資的國資機構。

截至當前,東方創投累計投資了70家初創企業,並有六家企業成功上市。東方國資副總經理範宏在會後採訪中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資金來源在一定程度上決定着耐心程度,從這個角度,國有背景資本一直是耐心資本的“排頭兵”。

從投資階段看,東方創投超八成的項目都在A輪及以前投出,這些項目已成長出賽伍應用、邁爲股份等上市企業,帶動了吳江新能源產業在吳江的蓬勃崛起。

他透露,東方創投從2022年開始加速市場化道路,設立了五隻準市場化基金。團隊還在今年設立了市場化的東方乘風基金並進入募資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