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罹疝氣「脫腸」自己推回去 竟腸卡住險壞死!

▲男罹腹股溝疝氣,脫腸自己推回去,竟「腸卡住」險壞死。(圖/亞大醫院提供,下同)

記者趙於婷臺北報導

一名60歲林先生一年來因罹患腹股溝疝氣,腹部經常鼓起,他多半自行按壓後就能回覆,認爲「反正推一推就好,不用就醫」,結果日前因腹痛和劇烈嘔吐送醫,檢查發現腸子已卡住,差點壞死並造成腹膜炎所幸經緊急施行微創腹腔手術復位及修補後撿回一命,嚇得他「再也不敢嘗試腸子推推樂了」。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羅文鍵表示,腹股溝疝氣俗稱的「脫腸」,站立時會發現下腹部兩側鼓鼓的,平躺休息時卻又變得平坦,因突出的腫塊會自行縮回體內,因此很多人不以爲意,直到出現嚴重腹痛時才緊急就醫,但都已拖延病情,甚至可能有致命的危險。羅文鍵說明,腹股溝疝氣經常發生在男性比例約8至9成,大多與先天構造、年紀、長期搬運重物、慢性咳嗽、便秘、懷孕等因素有關;而林先生因年紀漸長,使得腹壁肌肉組織鬆弛,加上腹腔內壓力增加,造成腹內器官經由疝氣囊跑到腹腔外,纔出現腹股溝疝氣。

▲治療後放置立體3D網膜(圖片經模糊處理)。

當腹腔腸子掉出腹部肌肉小洞時,通常會有不適感,一旦無法將腸子推回腹腔,就可能造成「箝頓性腹股溝疝氣」,必須立即開刀處理。羅文鍵強調,若未處理,腸道或腹內器官會因長時間卡在疝氣囊中而壞死,嚴重時會造成腹膜炎及敗血性休克,且可能需要施行傳統剖腹的大傷口手術纔有辦法撿回一命。羅文鍵表示,相較於傳統腹腔鏡手術會產生約5公分的傷口,林先生使用「微創腹腔鏡疝氣修補手術」,搭配3D立體網膜,僅在腹壁上留下三個約0.5至1公分的小傷口,不但傷口較不疼痛複發率也較低,再搭配3D立體網膜加強鬆弛的腹股溝部位,因網膜完全配合腹壁形狀,與腹壁完全貼合,也更加符合人體工學。羅文鍵提醒,民衆若平時出現長期咳嗽、長期便秘、攝護腺肥大等症狀應即早治療,一旦這些症狀導致腹壓上升,就可能形成腹股溝疝氣,嚴重時可能因腸子箝頓或壞死而造成生命危險;另外,接受疝氣修補手術的民衆,治療後1至3個月應避免搬運重物。